皖北统筹推进“调转促” 积聚加速崛起内生动力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5月27日讯 产业底子薄、发展水平低,是长期以来制约皖北发展的最大短板。近年来,皖北地区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区域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加速崛起的内生动力不断积聚。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75届全国药交会上,九方制药研发的葛酮通络胶囊、虎地肠溶胶囊等国家级新药受到广泛好评。作为一家传统中医药企业,九方制药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对中药老品种进行深度研发,一批现代中药新药成功上市,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觅得一片新天地。
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彤林:“目前我的新药占整个产值的70%以上,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九方的这个品牌也是因为我们新药产品的带动而得到很大的提升。”
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在淮南市高新区智慧谷,由中国铁塔集团投资建设的安徽视频云运营基地眼下已开始试运营。这个基地可对5万多个场景进行实时视频监控、视频数据分析应用,广泛服务于公安、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
中国铁塔集团淮南分公司总经理魏杰:“我们建这个东西就是做视频运营商,就是把分散于各个点上的视频的存储、采集集中起来,提供支撑和服务,大家以后都不用再建平台了。”
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淮南市将大数据及现代信息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并设立50亿元引导资金,吸引科大讯飞、中兴通讯、中关村数海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图联科技、华印机电等一批本土企业快速成长,淮南大数据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淮南市大数据办公室副主任何云生:“目前江淮云平台已经运营,智慧谷平台已经建成,已经有200家的大数据关联企业落户淮南,18个项目正在申报国家发改委大数据重大工程。”
随着“调转促”行动深入实施,皖北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结构明显优化。一季度,宿州、亳州、阜阳等皖北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25.3%的增速领跑全省;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省皖北办专职副主任殷君伯:“皖北地区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工业的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夯实,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有效地调整,皖北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补齐产业短板,激发内生动力,一季度,阜阳、宿州、蚌埠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前3位;亳州、阜阳工业投资增速居全省前2位;六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出口增速高于全省13.8个百分点……动力充沛的皖北在崛起路上跑出“加速度”。
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赵金宝:“随着我们皖北发展的短板逐步地补(齐),皖北这几年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未来的潜力非常大,再过几年皖北发展对全省经济的支撑肯定会进一步增强。”(安徽台记者雷明剑、曹松;亳州台记者孙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