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如今已成云计算行业领袖

04.03.2016  17:12
  季昕华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中国首代黑客,破解过中国互联网领域早期的各种系统,和知名黑客组织“绿色兵团”共过事,是著名的“曹政QQ群”中的一员。     2012年,季昕华创业者身份开始被关注。那年,他放弃了“盛大云”CEO的职位,创办UCloud,做云服务提供商,承包了互联网创业团队的基础IT架构服务。     2015年4月,UCloud获得了君联资本领投的近亿美元C轮融资,这是国内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领域的单笔最大融资金额。     季昕华说,目前,UCloud拥有2万余家企业用户,除了BAT,TOP20游戏发行商中的90%都在使用UCloud云服务。借力垂直领域的移动游戏,UCloud成为成长最快的云计算初创公司之一,之后又将业务模式复制到金融、O2O、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互联网行业的19个垂直细分领域。                 从打工到创业     在创业之前,季昕华的打工生涯过的一帆风顺。     他最开始被华为“收编”,设计独创的安全产品,之后受邀加入腾讯,在腾讯参与过起草《刑法修正案》,跟国内外的高手对抗,在盛大完成了个人转型,创办“盛大云”。     那时候,季昕华想通过盛大云平台,让有一技之长的个人或者团队,通过云计算为用户服务,合法获取收入。     他有这个想法的原因很简单。那是2009  年,季昕华去监狱看望一个技术一流、因写木马被捕的“黑客”,他问黑客为什么不去企业工作。对方回答:“你以为我不想找工作吗?没有大学文凭,公司不肯录用我。为了生存,我只好写木马来赚钱。”     季昕华回忆,当时这位黑客的话对自己影响很大,“我认识到,光做好防范,并不能使整个互联网太平,应该有个模式要让这些技术水平很高的程序员用自己的技术合法赚钱。”     云计算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它降低了创业门槛  ,个人或者团队能够通过低成本快速创业来支持海量的用户,实现业务的快速成长。     不过,这样的想法和盛大当时的战略规划不相符,季昕华决定自己创办一家企业,取名UCloud。     创业之后,季昕华感受到这是一个“0-1”的工作。从公司注册、找场地、装修、招人、研发,什么问题都得自己解决。     而且,尽管2012年,亚马逊的云平台AWS的营收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但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云计算没有广泛被大家接受。季昕华回忆,创办公司后差不多一年,大家还认为云计算不可靠、不安全。     季昕华认为创业一方面要看形势、看方向,另一方面创业心态一定要好。“在我看来,各种困难都是游戏中的Boss,小困难迈过来了,你的经验值少一点,如果大困难过去了,你的经验值就多一点。困难是对你的考验和挑战。”     UCloud也走过弯路。季昕华一开始把目标客户群定位在大公司,结果发现和大公司的CEO聊的很不错,但是却在CTO那里碰了壁。     CTO是这样的回答的:“我也知道你们的成本做的不错,竞争很强,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我用了你的云计算之后,我的团队可能就要失业了,那我为什么用你呢?”     彼时,季昕华发现大公司还不会接受这样的模式,他调整了方向,目标转向了中小创业企业。                 找准垂直切入口     之后,季昕华找了20多个认识的创业团队试用UCloud的云计算服务。这批早期的种子用户来自不同的行业,电商、游戏、移动App都在其中,但是他发现手游是更容易接受云计算的行业。     2012年底,在第一届GMGC大会,他感受到,中国的移动游戏市场将要迎来爆发阶段。移动游戏行业是一个需要快速进入的市场,它们对后台计算的需求巨大,竞争很激烈,手游研发团队都是小团队,想要成功,势必需要借力,这就是UCloud的机会。     “我们必须专注,重点做移动游戏行业,做好垂直细分。”季昕华说。     事实上,移动游戏对云服务的服务器数量和处理速度确实有很高的要求。游戏中经常会有多个玩家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玩家进行交互,后台就要不断同步数据。以前,数据通讯是点到点,现在变成了N×N的复杂情况,游戏需要处理的数据包数量一下变得庞大了很多。UCloud推出高包量专区,使这种游戏体验不只存在于电脑端,在移动端上也可以实现。     某种程度上,移动游戏进军全球市场比其他移动App要更容易。但中国的移动游戏团队开拓海外市场也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工程师跟海外运营商沟通不畅,产品使用不习惯等方面。于是,季昕华把帮助国内游戏团队进入海外市场发展做为一个重点业务。     UCloud  先在香港建立了亚太数据中心。香港铺设广泛的海底光缆,能够缩短网络响应时间,将网络覆盖到中国台湾、日韩和东南亚地区。     之后,UCloud  又在美国洛杉矶建立了北美地区数据中心,覆盖美国,辐射南美洲及欧洲大陆。除了给游戏团队提供海外数据中心,UCloud也帮助它们跟海外的运营商沟通协商;还使用监测软件,为它们提供全球各区域用户的详细访问数据。     在移动游戏这个垂直领域站稳脚跟后,UCloud把经验复制到了金融、泛娱乐领域、在线教育、移动APP等领域。     季昕华坦言,这种复制其实比较容易。虽然行业需求不一样,但是都需要了解用户,UCloud围绕用户的需求做产品解决方案就可以了。     金融是每年遭安全攻击最多的行业之一,从密码撞库到DDoS,攻击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必须保证服务不中断,这个领域更强调安全和监管需求。从数据中心的选址、解决方案的设计,到整个IT架构的搭建、和一整个的安全防护系统,金融行业都需要云计算能提供合规、高安、高可用的解决方案。UCloud去年推的金融云便是针对金融行业的定制化产品。     在泛娱乐领域则更需求存储和网络功能。泛娱乐更多的是富媒体元素比如视频,或者图片、声音的存储和分发,尤其是去年以来视频娱乐的大规模爆发,让这个行业对于云计算的存储和网络都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直播的崛起,对云计算诞生了一个实时转码的新定制化需求。UCloud也推出了视频云,还有即将推出的ULive直播产品,帮助泛娱乐的创业企业发展。     事实上,云计算也正在从技术、产品,演化至适合行业的解决方案。在扩充领域的同时,  UCloud也在不断遇到新的对手。     2014年年初,AWS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季昕华对此并不过分担心,他清楚,大型外企如果要响应本土化需求,策略审批的时间是以年为单位计算。UCloud在贴近用户和提供服务方面有自信。     在国内,季昕华看重的对手是阿里云。但是,他认为,UCloud和阿里云的目标群用户不一样,“阿里的体量很大,技术上也不错。”在他看来,UCloud和阿里云相比的优势,就在于自己对细分领域的专注,做差异化竞争。                 做创业孵化器     “一眼看去就是典型的同济男,和蔼可亲、踏实内敛。虽然是大领导,但对普通员工特好,没架子、爱帮忙”。这是同事对季昕华的评价。     事实上,在同事眼中,季昕华更是一个居家好男人,再忙也会带女儿出席活动,还会帮同事照顾小朋友,而这种品性,也被他用在了创业者身上。     季昕华坦言,UCloud本身是一家创业企业,所以更理解创业者的艰辛,更能触及创业者的真正需求。“创业企业由于受到资金、人员等各方面因素限制,所以只能接受较低门槛的创业服务。”     而且,UCloud掌握着自己平台上用户的流量数据,清楚创业者发展方向。同时也和许多投资人有着良好的关系,了解投资的方向。     这一切也促使UCloud做出更多改变:逐步由单纯的云服务商变为给予创业团队融资、招聘、场地以及技术支持的孵化器。     2014年,UCloud在上海建立了4个创业孵化器,还联合全国的200多家创业服务机构推动U.E.P企业成长计划,目前已经有1000多个团队得到U.E.P的帮助,150多家获得了天使投资,有30多家获A轮及A轮后投资,获得的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金。     季昕华有自己的创业感悟:融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奏。他给i  黑马举了一个案例,A、B公司是竞争对手,A公司是在去年的时候成立的,完成了A、B、C三轮。B公司拿了A轮之后,增长速度非常快,那时候投资人想投他,但是因为手上有钱就拒绝了很多投资人,后来这些投资人就转投了A公司。彼时,B公司再想拿钱的时候发现已经没人敢投他了,因为竞争对手拿了足够多的钱。     “融资方面要找到好的投资人,在合适的时候拿到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季昕华说。     在上海总部,UCloud每周都会举行一到两次活动,季昕华有时会将创业者和投资人邀请到一起进行交流,有时也会请律师或者财务人员给创业团队做培训。     季昕华感觉自己创业收获最多的是帮助他人实现事业的成就感。在季昕华看来,衡量UCloud成功的标准不仅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要看帮助了多少创业者。“UCloud平台的主要用户是创业团队,二者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创业团队成长了,UCloud用户也会更多。”     如今,昔日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已经成为云计算行业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