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的“传奇” 石维坚:演戏需要真情实感

26.04.2015  01:30

  石维坚

  石维坚作客大讲堂

  4月24日下午,著名表演艺术家石维坚来肥参加“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为大家共同分享演员的酸甜苦辣,讲述自己的真情实感。

  与合肥的“真情”从《天云山传奇》开始

  1980年,由我省著名作家鲁彦周先生编剧、著名导演谢晋先生导演的电影故事片《天云山传奇》一经公映,即获得巨大反响。片中主要人物罗群,就是由石维坚老师塑造的。石维坚也直言因为《天云山传奇》,他和鲁彦周、和合肥、和安徽有了深切的感情,“拍完这部电影后我和鲁彦周也成了好朋友,经常见面,后来自己还经常来安徽演出,慢慢地就和合肥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心底感觉特别的亲。”石维坚笑着跟记者说。

  说到此次来赴“大湖之约”的讲堂,石老谦虚地说,“我不是做报告,自己也做不了报告”。他说,“真情”实际上不是报告的名字,而是自己当演员的体会,“有人问我当演员最重要的体会是什么,我说最重要的就是真情。一个戏,只有你自己感动了,别人才会感动。哪怕是流泪也是需要真情实感的,观众被你打动的不是你的眼泪,而是演员演戏的时候所流露的真情实感。今天就是想和大家聊聊当演员的感受。”

  好演员要认真对待每个镜头

  石维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演员。他1951年进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学馆学习,师从黄佐临先生,从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到北京中央实验话剧院,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圆了他的戏剧梦。他起初学习话剧,之后涉足影视剧。虽然很多人认为,演话剧的演员演影视剧太容易了,但在石维坚看来,是“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在剧场表演,观众和演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舞台演员的表演动作和声音都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适当的夸张;相反,在影视剧中,可以通过调整镜头、麦克风的帮助,改变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所以有时候表演只需‘眼皮抬一下’就行,但这往往对演员的内心世界要求更高。”他还经常说,“演员要主动准备戏,好演员常常是一个镜头要准备几套乃至几十套方案,不应该向导演要,也不能总等别人来给自己安排。”

  “老戏骨”依然活跃,不断自我“消磁”

  石老说,演员遇到不同的角色是幸运的,他回忆说,“我年轻时候的理想就是做性格演员,不想总是做自己,想演不同性格的人,塑造不同的角色。我知道自己不是天才,无论我此前创作了多少角色,每当我面对一个新的角色时,我还是要进行自我‘消磁’,从零开始。”从影60多年来,话剧、电影、电视三栖发展,塑造过许多令观众印象深刻的银幕和舞台形象,石维坚,为戏而生。虽然已经80岁了,但是石老还是坚持拍戏和演出,去年参演了北京人艺的话剧《理发馆》,今年年初还在江苏南通拍了电影《韩国钧》,对于退休后是否会投身于教学工作,石老笑着说:“没想过,我也不会教啊。”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