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构筑文明高地 凝聚“安徽力量”

07.06.2017  10:50

   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1075位皖人上榜“中国好人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千人省份,连续9年位居榜首

  平民英雄,引领崇德向善社会风尚;凡人义举,凝聚“安徽力量”。江淮大地,正是有了道德精神的温润,安徽崛起更加气势磅礴,经济社会发展更显人性光辉。

  3月初,2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宣城举行,至此“中国好人”已突破10000名。万名“中国好人”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我省千名“中国好人”彰显了江淮儿女的道德情怀。

  “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截至今年4月份,我省1075人入选,上榜人数全国第一,连续9年位居榜首。1075位“中国好人”,以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人生选择的价值坐标;以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召唤着人们的心灵。

  江淮大地缘何好人辈出?中国好人的“安徽现象”既根植于厚德安徽的道德沃土,融入到江淮儿女的精神血液,更得力于我省新时期多维度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201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首家省级好人馆,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典型放进好人馆进行全景式展示,吸引了省内外20多万群众进馆参观。 “中国好人”座谈会、“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道德模范故事汇”……一场场报告会,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一次次巡讲,播撒着崇德向善的光和热。

  潜山县槎水镇中畈村村民杨和义,凭借“潜山好人”证书,获得了贷款绿色通道,解决了他们一家的燃眉之急。我省自2014年实施道德信贷工程以来,通过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优先评级授信、优惠贷款利率等举措,为有需要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化解资金之渴。目前,道德信贷已惠及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千余人,发放贷款额11亿余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我省以“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为主题,努力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中国好人的“安徽现象”,正在转化为6900万江淮儿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共为。

   从“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我省6个市跻身文明城市提名前三十,综合排名蝉联全国第一,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文明创建不是花架子,不是拿牌子,很多市民都经历了‘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的转变,因为文明创建就是为了解决群众‘衣食住行’中遇到的难题。”蚌埠市民于英利说。前不久,中央文明委公布了去年全国提名城市测评成绩,蚌埠以95.24的高分名列全国第五,群众满意度达96.88%。

  在去年的全国100个地级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比拼中,我省6个城市跻身前三十,综合排名蝉联全国第一,整体文明创建工作保持全国领先。

  “一条路、一小巷,一盏灯、一水道,一棵树、一块砖,我省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做到群众的家门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从点点滴滴做起,做的是民生幸福,做的是民情民意。”省文明办创建处相关负责人说。

  一条条笔直宽阔的道路舒展了“皱纹”,一面面干净的墙壁告别了“黄褐斑”,江淮大地人人争当文明表率,处处闪耀文明光辉。

  2015年的全国文明城市争创中,我省取得新增文明城市数、提名城市数“双第一”的历史性突破,全省4个城市当选全国文明城市,由原来的全国十五位跃升至第五位。

  文明城市与提名城市“结对子”,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师傅”,把文明创建的创新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作为“徒弟”的结对城市,建立共创共建、互促互进联创共建机制,形成密切配合、携手并进的争创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一轮文明创建的跑道上,文明之风在江淮大地悄然形成,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步提升,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拥有更多“获得感”。

   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

  ——全省16个市及省直机关均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超过2.5万个

  6月2日下午4点多,合肥市经开区临湖社区党员志愿者王传运身穿志愿者马甲,正在铲小区公告栏上的“牛皮癣”。“除了文明创建志愿小分队,我们还成立了义务巡逻劝导队,志愿者都是社区里的五老人员,他们的志愿服务让小区的道路更加顺畅、楼道更加整洁、环境更加优美。”合肥市经开区临湖社区党委书记朱大勇说。

  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声声温暖的问候、一次次无私的奉献……从抢险救灾到体育赛会,从保护环境到防治艾滋病,从服务西部到服务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淮北“小城大爱”好人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合肥“五色帮客”“爱心银行”志愿服务,阜阳“春节接你回家”志愿服务,芜湖“邻里守望·一米阳光”志愿服务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已不再是一时一地的偶然性行为,而成为经常性的社会行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社会风尚。 ”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志愿服务的规模迅速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水平日益提升。全省16个市及省直机关均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超过2.5万个。

【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 安徽勇闯领跑之路

原标题:构筑文明高地 凝聚“安徽力量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张岳 包训文    编辑: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