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非遗保护工作十年成果丰硕

27.06.2014  16:16

今年是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十周年。十年来,界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 、

(一)非遗名录体系逐步健全。自2004年全市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以来,共确定全市共有非遗项目12类,搜集非遗线索1000多项。

2006年开展保护命名了一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并积极组织非遗项目申报省级、国家级名录。2006年以来,我市的“界首彩陶”、“苗湖书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界首刺绣”、“界首渔鼓”、“界首扁担戏”、“大黄庙会”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界首市级非保项目12个,阜阳市级非保项目14个,省级非保项目4个,国家级非保项目2个。我市已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二)非遗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为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我市命名了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12名。目前,全市共有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国家级传承人2名。通过评选命名,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项目传承保护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目前,全市接受非遗项目传习的学徒达500余人。

(三)非遗传承传习活动有声有色。鼓励并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拘形式开展各类传习传承活动。积极推进非遗保护项目传习所、传习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12个非遗传习所和基地。组织 “苗湖书会”、“界首扁担戏”、“界首刺绣”、“界首渔鼓”、“界首剪纸”等非遗项目纷走进校园开展传承传习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四)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非遗项目。近年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不断参各类展览和展演,扩大了我市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界首彩陶”两次获得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近十年“界首彩陶”获全国和各省、市级奖项150多个。界首渔鼓《小岗魂》参加全省第七届曲艺文化艺术节获银奖。2012年10月,“界首刺绣”省级传承人刘兰英应澳门文化部门邀请,参加民间工艺技艺展演,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被澳门文化部门授予“中国杰出民间艺术家”称号。

(五)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界首市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非遗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经常在界首市电视台、界首时讯、界首新闻网等媒体宣传非遗知识,报道非遗传承传习活动。在每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在市政府广场举办非遗项目展览,宣传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在日常开展的文化活动中,让非遗项目成为活动的“主角”,如颍南街道组织传统曲艺项目传承人举办的“颍南书会”等,不仅使得这些传统非遗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也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接触传统的非遗项目,进一步了解非遗,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张宏友)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