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屡获国家层面认可
2014年,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合肥屡获来自国家层面的认可。
去年,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批准巢湖流域等地区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意味着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正式跻身“国家级”;同样在去年,合肥一举摘得国家森林城市殊荣,全市上下为之奋斗多年的梦想成为现实。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创新体制机制做保障。合肥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系列实践备受关注。
制度创新,推进巢湖治理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为此,合肥建立“河长制”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考核,使河道巡查和河道管理制度化、常态化。
目前,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道已达103条,2014年度通报“河长制”问题288个,完成整改218个,共整治排污口65个,清理河道两侧垃圾点772个、河道违规开垦面积35万平方米,河道(沟渠)清淤366公里,取缔畜禽养殖点672个,17条河流的29个断面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
作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工程,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一、二期工程不断向纵深推进,三期工程今年将陆续开工,合肥水环境向好而变。
在具体项目建设中,合肥还创新工程资金保障机制,强化工程调度,实施第三方巡查制度、廉政监督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等,保证了工程又好又快推进。
“市政府成立了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专项资金池,实行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工程项目资本金和债务本息偿付。”市环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借、用、还”一体的融资模式,确保融资资金“借得到、用得好、还得了”。
有数据为证:在合肥市巢湖流域11个国家考核断面中,2014年有7个合格,而2012年、2013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个、6个。未达标的南淝河和十五里河断面,总磷、总氮、COD年均浓度2014年比2013年分别下降24%、27%、23%和53%、46%和38%。人口在增加,建成区在扩大,污染却在逐步削减,有关专家评价,这是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结果。
对症施策,留住蓝天白云
2014年,合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90天,优良率为52.1%,比2013年增加8天。与此同时,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浓度为11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7%。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的情况下,可吸入颗粒物年浓度有所下降,空气质量呈现好转趋势。
这得益于一系列举措。其中,对症施策、完善措施是重要一环。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一尘两气三厂(扬尘,机动车排气、工业废气,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的治理重点。”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合肥围绕黄标车禁行、秸秆禁烧、工业废气减排、控制渣土泼洒、小锅炉淘汰与整治、禁止露天焚烧、治理餐饮油烟污染、加强城市扬尘治理和绿化裸露土地九大行动,严格按时间节点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合肥还严查不正常使用或擅自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超标排放等违法问题,以“铁腕”保护大气环境。
森林增长,追求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清进则浊退。
去年,合肥在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等三大防治工程之外,还开展了森林增长行动。四大专项行动协同推进,助力“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生态环境建设。
植树造林在合肥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每年都召开高规格的全市造林绿化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部署新一年度全市植树造林任务。通过层层动员,合肥造林绿化业已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责任、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之下,合肥森林增长工程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规模化的结合,并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作用,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集于一身,实现“三效合一”,为”绿色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