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男孩的“甜蜜”事业

24.09.2015  04:18

 

  “如果生活还不够甜蜜,我会记得给身体一份安慰。苦的时候,泡一杯蜂蜜水,甜蜜的同时,也企盼着有一天能够骤然蜕变,化蛹成蝶。”90后的郑庆丰在自己的QQ空间里这样写到。经营蜂蜜产品一年多来,改变的不仅仅是郑庆丰的生活,也有他对人生的态度。

  这个美术专业出身的大男孩,曾一度想当电台主播,大学期间自学播音主持并进入电台实习,后因种种原因放弃,转而改行从事网络推广与运营,却没曾想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最终选择了这份“甜蜜”的事业,并将为之坚守。

  曾经体验四季追花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记者来到了位于合肥市长江东路和明光路交叉口的勤蜂农家蜂产品店。店面不大,却井然有序。店主人郑庆丰正在为客户订购的蜂产品打包、贴快递标签。见到记者,郑庆丰停下手里的活迎上前来,一边打招呼,一边略带歉意地说:“今天店员放假,这些活就只有靠我自己了。”

  刚走出校门的郑庆丰显得有些稚气未脱,但却比一般的90后多了几分低调与沉稳。“我的家乡在浙江江山,是有名的养蜂之乡,父母从1987年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养蜂,四季追花,四海为家,到今年已经是第28个年头”,说起一家人与蜂蜜的缘分,郑庆丰打开话匣,“这20多年来,父母就住在临时搭建的小棚里,挤在一张一米二宽的小床上睡觉,有时忙起来连饭也顾不上吃。这其中的苦和累,真的只有养蜂的人才能体会。”

  “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年4月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父母就会带着蜂箱去安庆望江,5月再赶到河北、山西太行山一带采集洋槐蜜,9月又要回到安徽大别山采集山茶花蜜。”郑庆丰说,养蜂人一年四季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赶花期、采花蜜中度过,“每逢寒暑假,我也会跟随父母辗转多个地方,学习技术的同时更多的是体验生活。”

  小试牛刀初尝“甜蜜”

  说到第一次卖蜂蜜的经历,郑庆丰记忆犹新,“大学毕业后我也积累了一些网络推广与运营方面的经验。我就想,何不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把自家原生态的蜂蜜推广出去?”有了想法,郑庆丰尝试着迈出了甜蜜事业的第一步。那天碰巧是愚人节,他在自己的社交朋友圈里发了一条说说,内容是父母养蜂27年了,家里有最纯正的蜂产品可以提供给大家,并配上了真实图片。

  让郑庆丰完全没有料到的是,说说刚一发出去就有朋友要求下订单,整个一天的状况用他的话形容就是“订单爆棚,根本停不下来”。因为刚开始没有太多人脉,所以第一批顾客大多是同学、老师和校友。

  “第一天就收获2000元的营业额,对于一个还没有毕业的穷学生来说简直有种往身上砸钱的感觉。”“首战”告捷,让郑庆丰信心大增,待清明放假,他赶去父母蜂场通宵包货,并背了一大包蜂蜜回到学校。“当我背着一蛇皮袋瓶装蜂蜜走在校园路上,面对其他同学诧异的眼光时,我的内心也在做着思想斗争”,郑庆丰感概,“创业,真的需要足够勇气。”

  创业路上几多艰辛

  要把蜂蜜产品做起来,零敲碎打不是长久之计。几乎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郑庆丰在市区一栋居民楼六楼租下了一间房,开始了一个人、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堆包装盒的创业之路。“利润低,请不起员工,一切都得靠自己”,回忆起这段,郑庆丰仍然有些酸楚,“父亲寄过来的货,我要一点一点从一楼搬到六楼。平时没怎么干过体力活,几趟下来,浑身汗湿,近乎虚脱。”

  郑庆丰说,那段时间,从宣传、策划、物流提货到包装、快递,再到售前售后服务及市场拓展,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忙,以至于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包装不完善,导致蜂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防范意识不足,致使物流过程中蜂蜜被盗;常识普及不到位,造成一些顾客在蜂蜜保存上出现问题等。

  “遇到问题时,我能做的只有真诚面对客户,想办法解决问题,为顾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郑庆丰的努力让他在朋友圈产生了良好的信誉和不错的口碑,“慢慢的通过其它渠道认识我的陌生人也成为了我的顾客,甚至有一部分发展成了代理。”而他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推广平台也从最初单纯的朋友圈延伸到陌陌、人人、微博、淘宝旺旺等社交媒体。

  将“甜蜜”事业进行到底

  “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喜欢追求纯天然原生态的事物。”郑庆丰说,蜂蜜作为天然而古老的食材,具有养生、保健、美容等功效。但可惜的是市场上蜂蜜产品鱼龙混杂,让顾客难以鉴别,“我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就是想把蜂蜜产品当做事业来做,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添加,多一些纯正。”

  短短一年多的创业经历,让年轻的郑庆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信任。他说网络是虚拟的,人与人之间更多靠的是相互信任。最让他感动的是一些网上结识的素未谋面的朋友,仅看了他空间里的资料和日志就把货款打给他,“这让我十分感动,我也会好好珍惜。”

  谈到以后发展,郑庆丰没有犹豫,“我不打算贷款,我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走。未来还会开连锁店,把好的蜂产品坚守下去。”

  采访快结束时,郑庆丰说,人生总是在不断改变中收获成长,梦想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也许前路几多坎坷,但我知道,我唯一不变的将会是那份对事业拼搏的激情和永不服输的劲头!”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