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步入关键之年

19.01.2015  13:19

  记者从市委外宣办近日组织召开的合肥市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工程,合肥市与国开行安徽分行合作的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15年,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步入了关键之年。

  最新节点一期工程春节前全面竣工

  目前,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已推进至第三期。1月14日,三期项目正式实现贷款签约。此前的2014年11月15日,该期工程顺利通过国开行贷委会审批,授信额度100亿元。

  截至去年底,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4.12亿元,占实际需要投资的93.4%,春节前将全面竣工;二期工程98个项目中的97个已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1.3亿元,占实际需要投资的31.4%。

  在一期工程施工收官、二期工程全面开工的基础上,三期工程的实施将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逐步引向深入。

  效益显现环巢湖周边实现美丽蝶变

  据了解,一、二期工程治理了46条河流,计750公里;二期工程实施了42个环巢湖周边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能力7.04万吨,并同步对市域8个污水处理项目进行新、扩建和提标改造。

  全长155公里的环巢湖旅游大道围绕巢湖形成一个“心”形,截至目前,只剩杭埠河大桥尚未完工;董铺、大房郢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及湿地一、二期工程和龙河口水库调水工程等一批重要水源保护项目实施,合肥水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期工程新建56处湿地,改造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等处湿地15000亩,三期还将新建24处湿地;对巢湖市农田尾水进行生态拦截与修复;开展废弃富磷矿山修复;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

  2012年至今,全市累计退出传统农业种植30.4万亩,新增蔬菜瓜果面积10.8万亩、苗木花卉2.6万亩、生态林17万亩,构建起农业生态减控防线;近4年全市植树造林累计超过百万亩,城区绿化超过5000万平方米;去年起,合肥在全省率先启动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对影响水环境的1039个畜禽养殖项目限期治理。

  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环湖周边正在发生美丽蝶变。而在农村区域,6县(市)区的9镇61个行政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53套、雨污水管网60余公里,农村环境也在向好转变。

  展望未来开辟大型水域治理与保护新路

  巢湖水环境治理获得国家层面肯定,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已经被列入全国首批5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范畴。

  去年9月,全国政协有关领导视察巢湖综合治理工作时明确指出,巢湖治理思路清晰、运作体制高效,敢于创新创造,设法降低治理成本,治理工作推进快、资金使用效率高,治理进程和效果超出预期,为全国乃至世界湖泊水系治理提供了经验。

  关键数据为证:合肥市巢湖流域11个国家考核断面中,2012年,2个合格;2013年,6个合格;2014年,升至7个。未达标的南淝河和十五里河断面,总磷、总氮、COD年均浓度2014年比2013年分别下降24%、27%、23%和53%、46%和38%。人口在增加,建成区在扩大,污染却在逐步削减,有关专家评价,这是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结果。

  大湖治理,非一日之功。“保证今年内三期工程部分项目开工,同时启动四期工程谋划。”市环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条有巢湖特点、合肥特色的大型水域治理与保护新路正不断开辟。(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