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一把火 ——安徽各地“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快马再加鞭
数九寒天已来临,安徽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已开展多日“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那么各地的救助效果如何?救助过程中又有哪些新举措?
回家路足足走了47年
一千里路,对于进入高铁时代的中国,也就三个小时而已。 然而,对于一个说话口齿不清,连自己的名字都说错的老人谢全德,回家的路却走了47年。
去年8月31日,安徽省含山县救助管理站发现了一位蓬头垢面的乞讨老人,随即送入马鞍山市救助管理站。这位沉默寡言的老人直到11月18日,才第一次用只能猜测的方言口齿不清地说,他是蚌埠市固镇县人,家住沱河边上,平原没有山,名叫谢学义,是个五保户。
根据老人提供的信息,马鞍山市救助站立刻联系“今日头条”,及时进行了精准地域推送。此后几天,该站同固镇县密切联系查询信息,均未果。
直至11月24日,该站带老人回到固镇县开始找家。在县民政局,老人说了另外的关键词:灵璧,尤集,梨园村。马鞍山市救助站紧急联系宿州市灵璧县救助管理站,然而由于区划调整,灵璧县尤集乡已改名下楼镇,梨园村也改名高庄村。
高庄村文书是今年50多岁的谢广柱,接到消息他早已打着手电等在路口,经其确认老人口音是本地人,但自己不认识,于是带救助站的人找到村里年纪大的谢正业老人。谢正业借着车灯和手电筒的光,与车里的谢学义对望,凝视片刻后小声地问:“你是不是全德?”这一次,这个自称谢学义的老人答应了。自1969年离家,谢全德老人终结了47年的流浪乞讨生涯,在各级各部门的配合下,已被妥善安置在灵璧县下楼镇敬老院,安享晚年。
各地提前制订“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方案,精准救助
伴随着24节气小雪的到来,11月22日前后,安徽省自北向南迎来2016年入冬的第一场雪,全省气温骤降,最低气温跌破零下5℃。为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各地积极应对。
蚌埠市救助管理站借助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与公安、卫生等职能部门联手,加强对流浪未成年、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保护性救助,确保市辖区内无未成年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流浪乞讨现象;同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除已固定的3辆救助车流动巡查外,在征求上级领导的同意后,购买2辆电瓶救助巡查车,增加了街面巡查的灵活性,扩大了巡查的覆盖面,提高了巡查效率;另外在全站职工投入救助的同时,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30名临时巡导员,形成了以站内职工为主导,临时巡导员为补充,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合力。
自11月23日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至今,蚌埠市救助管理站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60余名,发放棉衣100余件,棉被35床以及各类御寒食品20余箱。 与此同时,合肥市庐阳区通过短信平台、电子屏、公示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寒冬送温暖”行动的救助措施和救助政策,在繁华路段增设救助引导牌,公布救助电话和救助方式,发动热心群众提供救助线索,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知悉救助渠道、救助机构等信息。
此外,庐阳区还不断加大巡查和站外救助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发挥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救助网络作用,组织人员从早7点到晚12点不间断巡查,及时给予生活无着人员就地救助或转移救助;同时加强81个救助站点建设,提前准备衣物、食物、药品、生活日用品等物资,保证热饭、热水24小时随时供应。
淮南、黄山、宿州、阜阳等市,依据各市市情,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立体式管理,全方位救助。休宁县采取“六保”(保安全、保物资、保安置、保生活、保医疗和保根本)措施,截至目前,该县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1233人次,支出救助资金95.1万元。
“互联网+”助力寻亲服务,97名“无名氏”找到自己的家
去年6月19日,全国第四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当天,安徽省民政厅与“今日头条”达成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安徽省救助管理工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迈出了坚实一步。与此同时,全省78个救助管理机构在安徽省民政厅指导下,和“今日头条”同步开展寻人公益项目合作,安徽省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寻亲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探索出了一条“互联网+救助寻亲”的安徽经验。
“自2016年6月19日至2017年1月6日,全省78个救助管理机构已通过“今日头条”发布535条寻亲信息,双方联手成功帮助97名受助人员回家。” 安徽省流浪乞讨救助指导中心主任张江龙介绍。
“为了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迈向社会化、信息化、现代化,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探索的‘互联网+救助寻亲’模式,已被民政部于2016年7月推广到全国各地。”安徽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
中国社会报安徽记者站 李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