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同意滁州市列为安徽历史文名城。该市按照“规划先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原则,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着力推进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市政府牵头28个单位成立市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策名城创建、保护重大事项;在市规建委设立办公室,负责工作推进和协调。出台《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实施意见》、《滁州市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编制《滁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滁州市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滁州市遵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滁州市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目标和要求和建设措施。
促进规划落实。全市第一批49处历史建筑已经专家论证并对外公布。市本级先后投入2.79亿元用于章益、吴棠故居修缮及保护、征迁工程和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抢救保护工程。全椒县、定远县、明光市共投入5000万元用于吴敬梓故居、池河太平桥、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凤阳明中都皇故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安徽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个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2018-2030年间将投入总计12.7亿用于该公园建设。
推进传承发展。建立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名村1个、街区3个;全市现存不可移动文物1321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128处;未核定不可移动文物1193处,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全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52项,其中县级184项,市级44项,省级22项,国家级2项。连续10年举办文化遗产日,连续两年举办非遗保护月活动。开通博物馆官方网站。2019年以来,全市15个博物馆、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游客超过12万人次,举办“鉴宝江淮行—走进亭城滁州”等展览展示活动4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