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工商局做足“四大功夫”全力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9.09.2016  16:04

  今年以来,滁州市工商局积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把商事制度改革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在“放、管、扶、帮”上下功夫,为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奋力实现“四个翻番”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在“放”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牵头编制了《滁州市工商登记后置审批目录》,严格落实“双告知、一承诺”制度,促进市场主体登记信息互联互通。创新开展“互联网+工商服务”工作模式,在全省工商系统率先实现工商注册登记业务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全流程办理,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网和《中国工商报》先后刊登了相关做法。巩固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在全省率先颁发“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前8个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7459户,同比增长40%。其中,内资(含私营)企业5229户,同比增长52%;个体工商户11379户,同比增长35%;家庭农场829户,同比增长40%;外资企业新增22户。市场主体总数达181247户。

  二是在“管”上下功夫,依法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认真做好2015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工作,截至6月30日,各类市场主体年报率均高于90%,位居全省前列,受到省工商局通报表彰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表扬。积极开展“双随机”抽查,增强了检查透明度,提升了监管效能,达到了抽查少数、影响全部的作用。完善企业信用约束机制,规范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全市累计3930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82户企业在受到惩戒后主动整改并申请移出。扎实开展“皖剑-2016”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传销蔓延势头。积极推动无传销城市创建扩面提质,力争年底前将定远、琅琊、南谯、开发区创建成无传销县(区),将滁州创建成无传销城市。严密组织“两节”市场打假专项行动,打假工作成效明显,受到省工商局通报表彰。强势推进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是在“扶”上下功夫,全力助推经济健康发展。指导3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其中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晶仪及图形”注册商标已认定成功,另有1件商标已获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受理。指导帮助“赤镇”龙虾等59件(含再认定)商标申报2016年安徽省著名商标,跟踪帮扶来安县新型化工园区申报2016年安徽省专业商标基地。目前我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安徽省著名商标163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2788件。注重把“守合同重信用”作为打造滁州诚信金名片的关键选项,全市新增6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增长率位居全省前列,创历年新高。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守重”企业22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97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仅上半年就助企融资23.61亿元。商标质押贷款数量和贷款金额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受到省工商局通报表彰。

  四是在“帮”上下功夫,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消法》宣传进企业、进商场、进超市、进校园、进机关活动,营造学消法、用消法、守消法的良好氛围。围绕消费维权年主题,在广场、大型商场等地,设立法律宣传台、真假商品展示台,宣传维权知识, 解答群众咨询。与《滁州日报》等媒体合作,开辟专版、专栏,曝光典型案例,发布消费警示,介绍维权知识。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结果。对市长热线交办的工作认真记录,精心办理、及时反馈,受到市长热线办公室通报表彰。针对2015年度消费投诉情况,及时约谈14家商业服务企业,签订《诚信守法文明经营责任状》。先后4次对纺织品、鞋类、建材、液化气、厨用小家电、儿童用品和电动自行车等社会反映突出商品进行抽检,维护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