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安徽经济新闻网讯 从2007年12月7日开始,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节”被列为国定节假日,届时全国放假过节,这一规定过去10多年了。执着于清明的人们,有保证地在前往陵园或墓地祭扫祖先人,缅怀革命先烈,这是一种诚虔及慰籍。
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反映了国家对节日的文化价值的重新确认,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人们需要节日,就是因为节日具有多重社会功能。节日通过变乱生活节奏曲,给日复一日的常规安排了一个非常规的“小插曲”,或“催化器”,既丰富了生活内容和格调,又调整了每个人的心理情绪。然而这种“变乱”,需要采取集体的形式。如果某个人心血来潮想吃个粽子、划个船,那不叫节日。只有当众多的人在同时做出同样的行为、关注同一件事情,才称得上过节。节日才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功能,可以凝聚集体的价值认同,传递民族民俗文化。节日还必须是国家的,国家代表各民族,有意识地通过节日安排,传递特定价值观。一个节日如果获得国定节假日的地位,就意味着将以国家力量来确保这些节日、尤其是其背后价值观的传承。一些具体的节日活动,如月饼粽子的可口,划龙舟的娱乐竞技,或者月圆之夜的相聚温馨等,都不是节日的全部,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渗透核心是价值观。清明应倡导感念先人、端午的崇正辟邪,中秋的亲睦家人团聚等观念,这些才是统节日的真实内涵。
清明在传统节日中可“一枝独秀”,没有国家支持,不需要商家的炒作,但却获得国人的自发奉行。上世纪90年代国家为节约土地,统一规划,民政部门下文平坟还田,城镇相继建成一座墓地陵园,广大的农村以家族为单位建立墓园,但经济好的家庭将墓园四周砌一段砖墙,有的在墓地上盖“小房子”(内放死才骨灰盒或祭品),门两边石鼓雕刻各动物类,在四周裁上宝塔松,象征着逝者青山常在,人生不老,灵魂永驻人间。年年岁岁,每年4月5日前后,成群结队的人群扶老携幼地前来扫墓祭祖。即使在大洋彼岸美国的华人,或千里之外打工者,这一天每每早准备挤着涌堵归来,目的就是为奉上一瓣心香。
“生死两相隔,思念无尽时”。清明节完全凭藉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虔敬,穿越时空、历经沧桑而盛行不衰。由此,人们不得不正视清明背后的价值观,认真思考文化传承这些问题,曾一度被拒弃的传统观念,在当下现实中如何发挥着的作用?相信人死而有知,习惯嗜好一如生前,并祈求先人保佑,确实有古代巫魅的印记;焚烧纸扎的器具人俑,燃放爆竹,既污染大气环境,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居住,也有悖于现代人生活观念;在倡导“舍小家,顾大家”的当下,推崇祖宗、强调族亲血脉的关系非常之重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可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清明时节,阴雨连绵,旧时风俗清明节上坟扫墓气氛极为凄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民众对生活的要求开始由生活水平向生活质量转变,物质满足的同时,更渴望增加精神的含量,今天,人们学会感恩、责任,使命等理念的凸显和强化,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新时代的、区别于一般宗教的升华。
清明节被列为国定节假日,是对传统的复归,对传统文化的“拯救”,对文化之根的体认,对文化生命力的体认,对民族历史的体认可,归根结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马先勇)
责编:马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