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牢固树立协同创新意识 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
“十二五”以来,淮北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办学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值此之际,党委宣传部牵头陆续推出【回眸“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 共谋新发展】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成绩,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坚定的办学自信迈入“十三五”。
牢固树立协同创新意识 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各级各类项目832项,其中自然科学项目484项,人文社科项目348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240余篇,其中SCI收录614篇,EI收录485篇,ISTP收录28篇,CSSCI收录652篇;获各类科研奖励6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安徽省人文社科出版艺术二等奖等其他省部级奖5项,市级奖3项;获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项;出版专著95部;举办学术讲座660余场;发放科研奖励925万元。从2014年起,科研经费突破2000万元。无论是项目立项数量、立项质量,还是学术成果、成果奖励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获部委级及横向科研项目稳步增长,科技成果稳步增长,年均承担国家级项目15项以上的目标。
2015年该校进入自然指数(NI)中国大学百强榜,位于中国内地高校第93名,师范院校第19名,同时在中国大学ESI高被引和高影响论文排行榜(Top paper)上表现优异,均居第137位。
科研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学校从整合学术资源、鼓励集体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积极扶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拓展研究方向等方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增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中心1个,省级智库2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3个、“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十二五”期间,该校依托科研平台获批的项目数量和经费规模占该校科研总量的80%以上。科研平台在提高学校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增强科研服务意识方面,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与淮北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深化科技合作协议和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江苏圣苏新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四达医药协同中心。主持淮北市科技计划横向项目50余项、软科学项目8项,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0多项,积极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培训和人才培训支持。在淮北市杜集区建立博士工作站,在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积极参加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组织专家开展皖北文化专题研究,“皖北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淮河文化研究”、“皖北古代思想家研究”、“皖北名镇古都研究”等18个传统文化课题获准立项;顺利完成《皖北文化九讲》一书的编撰与出版,赢得省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获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积极从事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播,特别是《淮北赋》、《口子赋》、《淮北三字经》、《宿州志》等的撰写对当地历史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支持作用。
科研管理逐步规范, 为建立健全各种学术规范,完善学术评价考核、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强化学术行为的制度约束,学校2011年制定了《淮北师范大学科研机构设置与管理暂行办法》《淮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淮北师范大学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修订了《淮北师范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等制度。2013年学校对以上制度进行了细化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日益规范,管理成效日趋显现。人文社科处获2012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称号。(施学云 特约通讯员:郎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