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四轮驱动”集聚资源城市转型发展动能
淮北市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由投资驱动向全要素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一是科技创新驱动。落实科技奖励政策,组织优秀科技成果申报省科技进步奖、省重大专项和科技攻关项目,10个项目获得“2016年省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9月初,全市发明专利申请1380件,同比增长2.8%;发明专利授权354件,同比增长105.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13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980万元。丰富企业创新平台,8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获省发明专利金奖企业、4家优秀奖企业,成立濉溪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杜集高端装备高新产业基地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火炬特色基地。加快高新技术引进吸收应用。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1.9亿元,同比增长4%,高出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5个百分点。
二是质量品牌驱动。强化质量引领,启动2015年市长质量奖和淮北市知名产品评选,2家企业获评市长质量奖,9家企业获评淮北市知名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塔山石榴》地方标准通过省专家组评审;烈山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安徽省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挂牌成立。强化品牌带动,省工商局一次性认定25件商标为省著名商标,培育上报3件中国驰名商标,成功获批1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目前,全市有效注册商标已达4084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0件,省著名商标92件,市知名商标152件。
三是招才引智驱动。出台《淮北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3项,已获批省以上科技研发项目24项,依托项目引进科技创新人才120余人,表彰首届“相城工匠”10人,评选设立实际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强化创新团队建设,加强产业创新团队建设,评选设立第六批“555”产业创新团队10个,新建恒源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众创空间”5个,入驻创新团队、创业企业近百人。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10人被评为省第五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165人。1-9月初,培养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81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5200人。
四是金融创新驱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设立市县两级1.59亿元续贷过桥专项资金,累计为204户企业提供12.28亿元周转资金;开展“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12.63亿元;建立安徽省首家金融服务中心,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4万人次,解决融资8.23亿元;成功发行15亿元的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资中心成功落地,去年以来,主板上市企业1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省区域四板挂牌企业44家。推进市建投集团市场化运营,融资476.03亿元,到位238.96亿元;全力推进棚改融资工作,获批贷款205.44亿元,到位59.65亿元;推广PPP合作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中湖治理、淮水北调市级配水工程、梧桐中路、智慧城市等8个PPP项目启动,其中7个项目入围国家PPP项目库,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