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票据池”方便快捷助企融资

13.05.2015  16:44

              票据,正在从远期结算工具,进化为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增加资产流动性的融资利器。据了解,票据业务凭借收益高、风险小、经济资本占用少、经济增加值高等优势成为商业银行大力拓展的一项资产业务。但是,小额票据贴现难一直没有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没有缓解。

 

              上周,以“不挑票、不挑客”为原则的浙商银行“涌金票据池”业务再度升级,推出新功能降低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据统计,“涌金票据池”推广应用半年多来,客户数已经突破2000户,累计入池票据7.5余万张,入池金额超过600亿元,票据池项下累计融资金额500多亿元。

 

              不挑票、不挑客,积压票据均可盘活

 

              贴现无障碍,提升小企业资产流动性

 

              在制造业发达、票据交易频繁的长三角地区,利用票据帮助减轻企业融资负担、提升其资产流动性,已成为该行助力实体经济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据该行公司银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参与使用“涌金票据池”产品的99%来自实体经济领域,所属行业最多的分别是制造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在传统的信贷模式下,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低成本的银行融资,特别是纺织、化工、矿业、通用配件等一些当前风险评级较高的重资产公司。现在这些公司通过开办“涌金票据池”业务,就能方便、快捷、无障碍地获得融资。

 

              目前,多数银行不接受“两小一短”(小银行承兑、小面额、短余期)票据贴现,电子商业汇票也因流通渠道不畅、贴现利率偏高,较难周转使用。为了解决此难题,浙商银行确立“不挑票、不挑客”的服务理念,在“涌金票据池”动态质押功能项下,对入池票据的面值、期限及承兑银行均不作限制。“两小一短”票据、电票可以无障碍入池,企业可以盘活积压票据,降低融资成本。

 

              截至目前,“涌金票据池”的入池票据中,面额50万元以下的票据张数占比82%,剩余期限3个月内的占比49%,承兑银行为小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的占比40%;其中,面额最小的一张纸质票据,仅为2000元。

 

              “池化”运作,解决票据风险管理难题

 

              助企业管好票据,降低财务成本

 

              据了解,这一质押融资业务无需与质押票据一一对应,解决了企业单笔资产与负债期限、金额不匹配的问题。在“池化”运作框架下,“涌金票据池”为客户提供查询、融资、在线处理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融资额度总额管控。

 

              其中,免费提供的票据实时查询功能,就像一台网上自助“验票机”,帮助客户有效防范疑问票据风险;“超短贷”支持客户随借随还,“直通车”保障资金实时到账,二者叠加,让办理票据池业务像使用信用卡一样方便;除了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一系列费用减免,支持保证金靠档计息,让客户享受了活期存款的便利和定期存款的收益,帮助客户增加财务收入,深受客户欢迎。

 

              将企业商业信用转化为财务价值

 

              降低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增加财务效益

 

              在获得了广大中小企业的认可后,此次推出的“涌金票据池”2.0版旨在满足集团客户、财务公司、上市公司等“旗舰型企业”的需求。记者了解到,升级版的“涌金票据池”,集合了集团额度调剂、额度转移计价、回款资金归集、票据线上转帖、票据双向买断、信用额度加载、先入池后移票、商票入池质押、电子商票带息等新十大功能。

 

              其中,通过集团额度调剂,可以实现集团企业内部成员间的票据资源优化配置,降低集团整体融资成本;配合额度转移计价功能,集团内调剂额度也可实现有偿使用;而票据双向买断功能,则能优化企业的财务报表,备受上市公司青睐。票据线上转贴则能帮助财务公司将成员单位已贴现的票据入池,随时在线办理转贴现买卖以增强流动性;信用额度加载功能项下,优质客户可以放大票据质押池融资额度,解决临时性超额融资需求;回款资金归集的功能,则支持主办单位加强对成员单位票据回款资金的归集管理。

 

              此外,创新了“商票入池质押+电子商票带息”业务模式,降低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通过电子商票带息的功能,将核心企业的商业信用转化为财务价值,实现供应链客户降低融资成本、核心客户提高财务收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