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述评之六

19.05.2015  17:41

■ 本报记者 鲍亮亮

  传统业态发展缓慢,消费进入动力转换新常态

  今年一季度,我省消费市场运行取得良好开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增速继续保持中部第一的良好势头。成绩值得肯定,但背后隐忧不可忽视。

  来自省统计局的分析显示,一季度,销售额超亿元的61家百货超市企业中,有19家企业负增长;原有的住房、汽车等热点增长受到制约,大宗消费品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在持续减弱。

  “随着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安全、注重用户体验、注重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趋势显著上升,消费进入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新常态。”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师李红梅表示,传统业态发展缓慢,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减弱,同时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培育新热点、巩固旧动力,都需要出台政策措施为稳增长加码。

  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省,未来一段时间,全省预计每年有百万人口进入城镇。对此,《意见》明确,通过降首付、提高贷款额度等政策上给予优惠,打开住房消费的“沉淀池”;鼓励自愿退出宅基地并还耕、还林的农民进城购买商品住房;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和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

  创新产品供给,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

  巢湖市亚父街道旗鼓村的村民孙凯在当地开了一家日用百货店。近年来,他明显感受到网购的冲击,去年他的销售业绩下滑了20%。“现在除了米面、油等产品村民们还在店里买,其他的牛奶、洗衣粉、拖鞋等日用品都从网上买了。 ”他告诉记者,为此,他主动报名参加农村淘宝合伙人培训,希望将自己的商店融入电商,打造新增长点。

  电子商务释放的巨大能量,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新引擎。省政府的意见明确,鼓励企业利用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促销以及参加大型展会,省级财政对省政府批准的组展、参展,以及大型网络促销、旅游营销活动给予补助。

  当前,我省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消费热点正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从实物性商品消费向服务类消费升级,人们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和个性化。因此,多样化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热点将持续升温,增长空间巨大。

  创新产品供给,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成为当前刺激消费的现实需求。 《意见》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消费升级,支持信息、文化、展览、旅游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创新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模式,发展汽车、家电等消费信贷,努力提高消费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着力改善消费环境,让城乡居民放心消费

  15分钟路程内就有一个便民服务圈,物美价廉的社区直销菜店,连锁超市开进农村……近年来,我省在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上不遗余力,加快建设中小综合超市、便利店、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家政服务网点等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扩大生活服务消费。 2014年,我省全面和超额完成当年建设任务。其中,建设改造农贸市场和标准化菜市场164个,建设社区直销菜店118个,建设放心便利店837个,建设放心早餐网点1616个,培育龙头家政企业33个。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能改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放心消费,将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李红梅说,当下必须立足长远,尽快完善消费政策,多方发力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

  “我省今年将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健全城乡市场流通体系,鼓励现代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向农村市场发展,激发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省商务厅流通处负责人表示,商务部门将实施商贸物流标准化行动,积极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提升商贸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

  “消费者不敢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可以促进消费者的即时消费。 ”李红梅认为,当前促进消费需求,要继续开展打击侵权假冒、车用燃油专项整治、互联网打假和查处无证无照违法加油站和违法网站活动,以营造一个诚信、放心的消费环境。(5月18日安徽是日报2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