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人单合一”模式进入2.0时代
海尔集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再次受到中外业界和学者的关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19日在北京表示,颠覆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共创共赢平台,将是未来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海尔将继续在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张瑞敏是在由海尔集团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主办的“协同共享、共创共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探索十周年暨第二届海尔商业模式创新全球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张瑞敏当天在题为《人单合一2.0——为创建“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进行的探索及实践》的演讲中指出,1.0时代海尔推动员工和用户连到一起,表现出来的是把企业和市场连到一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组织机制和框架受到限制。2.0阶段海尔要做的一是颠覆原有传统模式,二是建立共创共赢的新模式。
在共创共赢的新框架下,企业的定位、价值导向、驱动力、目的都发生了变化。原来企业的定位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只是互联网的一个节点;原来企业的价值导向是顾客,现在变成了用户,顾客是一次性的交易,而用户则是不断的参与零距离交互和体验;传统企业是按人来定单,现在是按单聚散人;共赢是目的,是各方利益最大化,攸关各方能够持续协同、共享创造的价值。
据介绍,10年前,作为中国首家营业额超千亿元的家电企业,海尔开启了“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探索。“人”就是员工,“单”是用户,“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连到一起。
“经过10年探索,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已进入2.0时代。”张瑞敏说,现在需要对传统的企业、工厂、员工定位进行更彻底的颠覆,真正实现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即企业平台化从原来的管控组织颠覆成创业生态圈。用户个性化使得产销分离制颠覆为产销合一。员工创客化从原来的雇佣者、执行者颠覆成为合伙人、创业者。
据介绍,过去10年,海尔去掉了2万名中间管理层。张瑞敏说,现在海尔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庞大的企业中间层没有了,集团与“小微”不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原来集团的部门“领导”都变成平台主,为小微提供创业服务。
目前,这个“生态圈”汇聚了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共6万多人,小微生态圈183个,已诞生470个项目,汇聚1328家风投公司……海尔发布的数据显示,现在集团有77%的小微年销售额过亿,而每个小微团队的核心成员只有七到八人。
对于海尔新管理模式的探索,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的创始人和主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目前全球都在利用GPS、传感器收集利用大数据,推动分享经济等新理念。海尔当下正处于网络化阶段,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是网络中的节点,都可以通过互联他人来实现共创共赢。
里夫金在当天的演讲中表示,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碰到了天花板,现在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无论是交通、通讯还是农业方面有了新的变化,使得劳动生产率在未来有很大的变化和提升。里夫金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概念,即生态圈、互联网+和共享经济。他说,在新的产消者体系中,零边际成本改变了整个产业,音乐视频等分享都是零边际成本。20世纪大的纵向整合的公司,将会完全被颠覆,有新的产品和应用在出现,而且都是协同共享的,“这是一个新生的经济模式,分享经济最终会颠覆旧的经济模式”。
目前,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已被国内外知名大学作为经典案例进行研究。当天,中外管理学者也对海尔的这一创新模式作出分析和评价。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杰表示,海尔始终在主动寻求变革,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不断解放自己的生产力。中国社科院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王钦认为,海尔不仅通过人单合一的实践来破解企业组织僵化的世界难题,更将企业管理的目光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转移到用户与企业的关系上,这是一个回归常识的重要过程。
美国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教授马歇尔·梅耶表示,海尔的人单合一发展速度极快,这种管理创新模式是海尔的DNA。它不仅是一个做生意的方式,同时更加关注用户,鼓励创新。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创新管理学教授比尔·费舍尔说,海尔将用户引入企业发展环节,这无疑延伸了企业的发展链条,提升了其生命力。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