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浪子回头金不换 矫正期创业获新生

08.04.2018  22:13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滁州市凤阳县城新城区有一家生活超市,每天门庭若市,生意火红,为附近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这家超市的老板叫陈东(化名),是个地道的“八零后”,初见他的人都觉得陈东温文尔雅、性格腼腆,但对于他的不寻常的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

  陈东早年因为年少无知,意气用事,禁不住朋友劝说和利益诱惑在武汉协助运输、贩卖毒品,案发后于2007年被判有期徒刑15年,随即投送到浙江省第二监狱服刑改造。由于在狱内认真改造、表现积极,2015年元月获准假释,开始到凤阳县司法局官塘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初入矫正,未来路在何方

  初到司法所报到入矫时,司法所干警与陈东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谈话交流,整个谈话过程陈东的情绪非常低落,羞怯腼腆,对于现实的社会不太适应,对于自己未来的出路更是感到迷茫。官塘司法所干警针对陈东的问题,制定了专门的矫正方案,从心理疏导开始,帮助他放下思想包袱、树立生活自信,一切重新开始。

  陈东狱内服刑期间,父母举家搬迁到凤阳县城谋生,一家人起早贪黑的经营着一家生鲜蔬菜批发部。由于缺乏就业求职技能,刚出狱的陈东一时没有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此他非常苦恼,认为自己是个无用之人,越发的自卑起来。司法所干警在了解这个情况后,建议他先帮着父母送货,等到有机会再寻找适合的工作。陈东听从安排,帮助父母忙活起来。

   遵纪守法,生活回归正轨

  在矫正期间,陈东能够自觉地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按时到司法所报到、学习和公益劳动。每次到司法所,陈东都多留一会,将一段时间来的工作、生活情况全面准确地报告给司法所干警,有欢笑也有泪水,司法所干警尽量不打断认真聆听,时不时的加以引导,每次说完之后陈东都如释重负,心情舒畅。在每月的思想汇报材料里,他也认真记录了接受社区矫正的点滴感悟,对政府、社会的感恩洋溢在字里行间。司法所干警在每月家访时能看到,陈东的脸上逐渐有了笑容,心态也更加健康,对于日常的工作、生活有了更大的信心。

   抓住机遇,找回失去时光

  随着凤阳县城新城区的发展,大量人口都向新区涌入,但与人口激增相对应的是日常生活休闲的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陈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决心大干一场。2016年下半年,陈东在一次日常汇报中向司法所干警坦露想在县城新区自主创业,开一间主营生鲜蔬菜和日用品的生活超市,满足周围众多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司法所干警肯定了他的想法,并鼓励他做好充足的准备,帮助他完善创业计划。

  说干就干,陈东向父母亲戚筹集了20余万元的启动资金,开始逐渐忙活起来,办证照、租店面、谈供货、招员工,2017年1月一切准备就绪后超市正式开业了,陈东在超市里既是老板又是员工,用心经营打理,这间超市就是他的全部事业也是他重新开始的寄托。

   创业初成,不能停下脚步

  2017年陈东察觉到随着移动支付和新营销模式的兴起,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必须抢先一步、迎合市场,于是他开始启动互联网+超市的营销模式,利用“美团”、“饿了吗”等互联网APP拓宽销售渠道、吸引更多客户。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他积极向司法行政机关和人社部门申请小额贴息担保贷款用于超市的扩建和分店的设立。2017年9月,陈东开了第一家分店。

   回馈社会,矫正重获新生

  在父母亲朋的张罗下,陈东与现在妻子6月份登记结婚,小两口一同打理着超市的生意。现在的陈东事业小有成就、家庭生活幸福美满,整个人与刚入矫时相比更加自信、更加乐观,但还是一如既往保持着谦虚和善的作风,每月依然按时到司法所报到参加学习,已经成为司法所树立的社区矫正典型模范人物。

  陈东在业余时间之外,积极配合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以身说法,用现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教育警醒其它社区服刑人员,并在能力范围内资助同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困难人群。陈东还有四个月就要假释期满,重归自由,对于未来他表示是社区矫正给了他重获新生的机会,他会怀着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去做一个遵纪守法、回报社会的好人。

  陈东的故事正应了他最喜欢那首歌词:“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以上事例人物已用化名,征得本人同意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