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创新创业做法及成效

21.12.2015  17:05

近年来,浙江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新创业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促进经济增长“新引擎”。前三季度,浙江实现生产总值2.97万亿元,同比增长8%,比全国平均高1.1个百分点。目前,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位,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达2.3%,被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省份。

一是突出高新园区建设,搭建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坚持既“”又“”、错位布局、集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新园区建设。浙江省共创建了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5个省级高新园区,杭州滨江、临江国家级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高新区的有力带动下,1-9月全省高新产业增加值达3403.7亿元,同比增长7.1%,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4%,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高技术服务业对规上服务业贡献达七成。新常态下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趋势和特征逐渐显现。

二是突出众创空间培育,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抢抓“互联网+”和“双创”发展机遇,加快布局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基金小镇等37个省级特色小镇,浙江省涌现出70多家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贝壳社等14家入选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占全国的1/5。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等创业“新四军”异军突起,逐步成为转型升级主力军。杭州入围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青年互联网创业风生水起,盛况空前。仅据微链大数据显示,1-9月份杭州民间举办创新创业活动1024场。10月14日、15日,阿里召开以互联网+创业创新为主题的云栖大会,来自海内外的4万多人次到会,网上参与120万人次。在去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浙江共有11家企业获奖,获奖数占全国的1/3。

三是突出技术市场发展,完善创新创业的市场机制。2002年在全国率先建设网上技术市场,推进技术产权化、成果资本化、转让市场化、交易网商化。今年5月,浙江省省级科技大市场正式启用,线上线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2012年以来开展5次科技成果竞拍活动,共有521项科技成果成功竞拍,总起拍价6.86亿元,成交价9.09亿元,溢价达32.5%,在科技成果转化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万钢部长对此高度关注,多次作出批示,王志刚书记8月份专程考察调研。据统计,有近一半的成交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新增销售88.16亿元,利税5.67亿元。

四是突出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展“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把重点企业研究院建在企业、把青年科学家派驻到企业、把科技资源配置到企业,在16条产业链建设149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促进产业链整体提升。针对科研院所大型仪器闲置,而广大小微企业却缺乏检验检测条件的情况,开展公众创业创新服务行动,建设科技服务云平台,推广应用“创新券”,组织500家创新平台载体、5000台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带动50万人创新创业。今年已发放创新劵1亿余元,使用2000多万,深受科研院所和企业欢迎。深化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前年由35项整合为14项,刘延东副总理去年1月8日批示:浙江的做法很好,应予推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化为四大类,更加高效配置科技资源,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