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行动情暖农民工[安徽日报]
在农民工艰难讨薪维权的路上,总会有法律援助工作者相伴而行、伸出援手——
法援行动情暖农民工[安徽日报]
法律援助工作者耐心解答农民工的法律咨询。 陈亮 摄
本报通讯员 彭继友本报记者 刘亚群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农民工维权案件3000多件,发放宣传资料20多万份,接待农民工咨询2.8万余人次,涉及讨薪金额近1.1亿元……省司法厅组织开展的 “情暖农民工·法援在行动”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让冬日里的农民工切身感受到了法律援助的温暖。
除夕前日讨回欠薪
“这个春节再也不用发愁了,感谢法援中心的大力帮助。”除夕前一天,看到手机上到账9万元的提醒短信,家住肥东县店埠镇群力村的许辉总算放心了。
2013年5月,许辉和妻子进城务工,在合肥市某建筑工程公司的一个项目部从事水电安装工作,约定工程完工后,对方支付全部劳务工资。但到2015年初工程完工时,劳务承包人阮某却以工程分包人没有支付工程款为由,拖欠许辉夫妇工资共9万元。此后,许辉持欠条多次向阮某讨要均无果。今年1月12日,“情暖农民工·法援在行动”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启动。获知此信息,许辉夫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合肥市庐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庐阳区法援中心当即受理并指派安徽弘启律师事务所的韩云律师承办该案。韩云律师第一时间与受援人许辉取得联系,详细了解案件情况。通过询问,韩云得知受援人能够提供的证据仅有一张欠条,欠条上的落款人是阮某,但没有阮某的身份证号。韩云想方设法联系到了阮某,得知由于分包人和建筑公司拖欠了阮某工程款,才导致他拖欠许辉的工资。在阮某协助下,韩云锁定了相关证据,以建筑公司和阮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接到法院的开庭通知书后,在承办律师协调沟通下,被告建筑工程公司同意支付受援人的工资,但要求受援人撤诉。承办律师明确表示在受援人收到被拖欠的工资后,立即向法院申请撤诉。1月26日中午,建筑工程公司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向受援人许辉支付了所拖欠的工资,承办律师向法院申请了撤诉。
至此,这起持续两年多的农民工讨薪案得以圆满解决。
构建高效联动机制
春节前后,正值农民工追讨欠薪的集中时段。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农民工理性维权、合法维权,省司法厅自1月12日起,在全省统一组织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情暖农民工·法援在行动”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
1月12日上午,全省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在当地的火车站、汽车站广场或其他适当场所举行专项维权活动启动仪式,公布农民工法律咨询热线电话,现场开展法律咨询。随后,各地选择一个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工矿、厂区或人口密度高的居民区,组织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深入其中,结合新修订的《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举办法律讲座,办理援助事务,将《条例》中关于扩大援助范围、完善便民服务等举措落实到位,并为返程务工人员送法和义务咨询,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回应他们的维权需求。
在专项维权活动中,省司法厅依托“安徽司法”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启动农民工讨薪线上服务平台,将法律援助政策法规、服务形式、联系方式等纳入信息系统,定期发布与推送,扩大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拓宽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渠道;全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机构积极与当地法院、公安、人社、工会等部门沟通会商,特别是与人社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关密切配合,建立常态化高效联动机制,及时防范和处置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为目标,全力做好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各地还邀请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记者共同行动,加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宣传力度,运用舆论监督提升维权效果,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保险待遇,无需提供经济困难证明材料。 ”在此基础上,合肥市法援中心明确,对农民工因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因劳动合同纠纷、社会保障待遇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免于提供经济困难证明材料。
专项维权活动期间,全省各地法律援助机构纷纷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限,集中力量优先办理农民工案件。合肥市法援中心从提高办案质量入手,加强对农民工维权案件的监督,对追讨欠薪、请求工伤保险待遇、劳务合同纠纷等农民工维权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着重抓好事前提醒、事中检查、事后回访等环节。对重大、疑难、敏感以及5人以上群体性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有3年以上丰富办案经验的律师办理,并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同时,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进一步提升法援案件的办理质量。
为使维权工作贴近民生诉求,各地充分发挥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和12348法律咨询专线服务职能,积极通过调解或和解等多种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合肥市法援中心依据法律咨询专线接听情况进行舆情分析,对多次致电咨询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电话进行回访,积极排查矛盾纠纷。在小微企业较多、农民工群体性讨薪案件频发高发的区域,建立群体性纠纷快速反应机制,在群体性案件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之前,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前往发案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收集证据材料,现场办理援助申请手续,对直接到中心申请的群体性案件当事人,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和多窗口同时服务。通过提前介入,更加精准地为农民工维权,实现公平正义。
【相关链接】
自2010年以来,我省法律援助机构连续7年周期性集中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行动,累计解答农民工法律咨询34万人次,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法律援助连心卡、农民工务工维权手册等相关法律援助宣传材料228万份;共为3.6万多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为农民工讨薪7.7亿元。
稿件来源:2017年2月22日安徽日报10版法治视线版头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