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人物】谢亦峰:压力再大也得顶着

20.07.2016  23:07

      7月18日,记者总算“约”到了采访安徽省气象台副台长、首席预报员谢亦峰。连日来的强降雨,打破了正常的工作节奏,让她难以忙里偷闲。
                                                                                      “压力再大,咬牙也得顶住”
      “总体感觉今年汛期的预报挺难做的,各家数值预报对主雨带的把握不是很理想,强降雨预报尤其是落区预报的难度陡增。”谢亦峰直言今年汛期预报压力很大。自6月18日以来,强降雨一直“赖”在安徽不走,中央气象台天气会商几乎每天都有安徽的发言,汛期气象服务责任重于泰山。
      按照安徽省气象局党组的部署,省气象台启动首席预报员“双领班”制度,进一步增加决策值班。安徽省气象台有6名首席预报员,其中1人在京培训,也就是说,5名首席预报员分成两组,轮流开展预报领班工作,其中一名首席还要值夜班。近一个月来,谢亦峰一共值了8个预报领班,其中4个是24小时连轴转。
      “夜里困了,就躺在沙发上眯一会儿,然后打起精神和值班预报员一起继续看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谢亦峰坦言,今年是超强厄尔尼诺次年,情况确实不同于往年,一个小时“随随便便”雨量就能超过50毫米,确实罕见。大部分时候,谢亦峰下了夜班回家睡个“回笼觉”,就得赶紧回台里,配合当班的预报领班再做些工作。“压力再大,咬牙也得顶住,这个时候来不得半点松懈。”谢亦峰告诉记者,台里的预报领班都是这样做的,“团队合作让我们应对强降雨更有底气。”
                                                                                        “创新方式为防汛提供科学支撑”
      7月1日23时30分,铜陵市暴雨如注,副市长张梦生提议和省气象台进行视频会商,了解最新的天气趋势。正在省气象台值班的谢亦峰向张梦生详细介绍了最新雨情和预报情况,为铜陵市防汛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的决策服务信息。
      “在视频对话中,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市里对决策气象服务的需求有多么迫切,我们只能全力做好预报预警工作,为地方防汛工作提供科学支撑。”谢亦峰告诉记者,今年初,为了方便全省预报员工作交流,省气象台建立了短时预警QQ群,目前有197名预报员加入。“在6月30日至7月4日的强降雨过程中,我通过QQ群直接提醒安庆、池州、芜湖等地气象台及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一方式提高了指导地市预报员的效率。”
      在今年的决策气象服务中,安徽省气象局针对长江及其主要支流、重点山洪防治县、城市易涝区、水利和涉水在建工程等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开展精细化预报服务。“我们面向西河、水阳江、滁河流域专门做了未来3小时的面雨量预报,为防汛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向防汛责任人发送过去3小时的降雨量实况和未来3小时的预报。据有关部门反馈,服务效果还是很好的。”谢亦峰说。
                                                                                      “在我们家,汛期服务无疑是第一位的”
      6月21日,《安徽日报》将镜头对准了气象预报材料制作、部门间信息共享、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并对谢亦峰和其他预报员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进行了报道。作为首席预报员,谢亦峰早已是新闻媒体的老朋友。面对媒体对天气的关心和关注,她耐心解答,并认真审定天气新闻通稿。
      汛期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许多。“多亏我母亲在这帮我照料,让我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应对强降雨。”谈起孩子和家庭,谢亦峰内心歉疚,好在孩子十分懂事,很早就明白暑假是父母更加忙碌的汛期。谢亦峰的爱人也在气象部门工作,目前正在长江岸边的市气象局任职。由于安徽汛情严峻,她爱人几乎没有回来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唯一一次回来是在降雨间隙请假回来,陪正在住院动手术的父亲一个晚上后又匆匆赶回去。“在我们家,俩人都是在预报、服务一线岗位,汛期服务无疑是第一位的。”谢亦峰告诉记者,“欣慰的是,孩子在‘星海杯’钢琴比赛安徽赛区初赛中取得好成绩,全家都很开心。”(转自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