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淮南毛集实验区妥善安置千余名渔民

02.02.2016  11:04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 www.ahwang.cn )讯 渔民上岸,是安徽省大力实施的安居工程。时至年关,这些渔民上岸后生活有何变化,幸福指数怎样,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探访了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渔民。

妥善安置千余名渔民

“俺们上岸后创办了这块占地120亩的万龙生态园,每天可接待一百多游客来此休闲度假,年综合收入达15万元左右。”今年34岁的李万龙是焦岗湖第一户“洗脚上岸”的渔民,上岸后在焦岗湖景区管理处的帮扶下,创办了这座集养殖、餐饮、垂钓、采摘为一体的生态园,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焦岗湖是皖北第一淡水湖,面积达6 万亩,素有淮河变迁“活化石”之称。过去,像李万龙这样的专业渔民有605 户,1700 多人。他们常年生活在船上,以捕鱼养鱼为生,收入低微,逐步形成了一个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大都处于居无定所、学无所教、老无所养、病无所医、转业无门的困苦境地。

毛集实验区按照“依托焦岗湖,做好水文章,挖掘湖文化,发展大旅游”的发展思路,投入近2000 万元完成退网还湖38000 亩,投入2693 万元建设渔民廉租房408 户,安置渔民达1100余人。

上岸后共享发展成果

“渔民上岸后,既把水面资源做活了,也把民生工程做实了。”焦岗湖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张海军告诉记者,通过实施“渔民上岸”工程,促使广大渔民能同等公平地获取发展成果。

渔民上岸何处去,市场大潮显身手。“昨天傍晚刚送走一批到浙江千岛湖的鲜鱼,今天一大早又接到上海浦东要的咸鹅订单。”在焦岗湖旅游特产一条街,正在忙着装货的刘祥明说,整个一条街现在有60 多户渔民经营水产品,整天忙进忙出很值得,粗略算一下,每户每年可收入6万元左右。

如今,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指引下,广大渔民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致富门路,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记者了解到,2015 年焦岗湖景区接待游客76.41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982.23 万元,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75.00元,同比增长7%。

徐瑞成 本报记者 张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