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我们的新伙伴--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见闻
近日,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该公司拥有年产1000台机器人产业化规模,产品服务于汽车焊装工艺设备、自动化输送、机器人集成应用等领域。 记者程兆摄
满载货物的箱子,持续不断地从流水线上传输过来,一位身穿黄色衣服的“工人”,不知疲倦地把箱子堆放整齐。箱子运走后,再堆放整齐,如此反复。此“人”24小时工作不休息,不会跟老板讨价还价,出错率还很低……他其实是一台码垛机器人。4月28日,在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记者见到这位码垛机器人的威力。埃夫特综管部总助陈青说:“这台四轴码垛机器人,末端负载能力达260斤,重负定位精度误差不超过0.3毫米,具有高速码垛搬运功能,成为企业畅销产品。 ”
从忙碌的企业车间到温馨的家居生活,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助手、好伙伴。 “您好,您的餐点已送到,小心烫! ”从迎宾、点菜再到送餐,都可以由机器人完成。在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一款餐饮服务机器人惹人喜爱。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云峰介绍,餐饮服务机器人能够自助送餐、介绍菜品、回收空盘、自主导航、主动避让、点播歌曲等,能够代替或者部分代替服务员为顾客服务,已经广泛运用到市场,不少机器人主题餐馆正在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工作节奏快,家务活没时间料理,老人、小孩缺少照顾,拥有一台家庭服务型智能机器人成为这些人的梦想。在哈特公司,一款长相卡通的智能机器人圆了不少人的梦。高云峰说:“这款机器人不仅能教小孩唱歌、读书,还能陪他们玩耍,家长即使在外地工作,也能通过手机看到孩子在家的表现。 ”
“打太极拳,这个小意思! ”哈特公司一款名为“NAO”的机器人爽快地答应了记者的请求。只见它徐徐舒展开四肢,在展台上打起了太极,一招一式像模像样。站在一旁的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他不仅能歌善舞,还能与人进行简单对话,只是目前价格有点贵,每个售价10万元。 “以后价格会走亲民路线,到时候机器人就真的能成为普通家庭的一个‘成员’了。 ”
从研发、生产机器人到使用机器人从事生产经营,目前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机器人集聚发展基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走进瑞祥工业的生产车间,不时地看到一台台机器人秩序井然地在作业。这家企业为多个知名汽车厂商提供焊装夹具等配件,去年产值2亿元,计划未来5年实现15亿元产值,为完成目标企业把运用机器人摆上战略位置。 “公司正在使用200台左右的机器人,它们承担了焊接、搬运、涂装等重要岗位。 ”公司总经理助理高小平说,一方面,以前一台机器人平均要50万元左右,现在需要20万元左右。另一方面,企业的人力成本在大幅增加,拿焊接工来说,一年要3.6万元的工资,而一台焊接机器人可以顶3个工人,使用寿命达10余年,总成本远远低于使用人工,机器人为企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 [2] [3] 下一页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程兆 夏海军 沈宫石 郑莉 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