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撑起半边天

11.06.2015  10:40

    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3%,但江苏苏美达集团的进出口额却同比增加了13.5%。“这得益于我们向服务业延伸了产业链。”苏美达集团负责人说,“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我们原本只是简单地做外贸代理,现在转型做物资银行,即同时提供资源供应、商务咨询、物流服务和金融支持服务,市场反应很好。

  尽管近来经济增长放缓,但服务业却生机勃勃。像苏美达这样在服务业中尝到甜头的企业不少。继2013年成为国民经济最大产业之后,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已经超过一半,达到51.6%,创下了历史新高。

  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

  尽管对专车管理规范还有争议,但服务业的这一创新,的确给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也因此赢得了市场认可,目前滴滴打车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1.5亿。而网约车业态的创新并不仅限于此。今年以来,新的网约车服务密集问世:价格便宜的“平民”专车“快车”,乃至替父母接送孩子的“校车”……人们出行的选择越来越多,挣钱的途径也多了。

  网约车的热闹场面,只是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9%,高于全国经济增速。

  ——新型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生产性服务业是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增长的主动力。以快递业为例,自2011年起,快递业务量保持50%以上的增速已近50个月,尽管年初增幅出现小幅回落,但1—4月仍有42.3%的增长,同期业务收入增长32.7%。“优速的增速还要更快一些,我们1—4月业务量同比增长了58%。”优速快递公司董事长余联兵说。及时调整目标市场、大力拓展高科技企业客户,让这家并不起眼的小快递公司延续了高增长势头。此外,高技术服务业也保持着较高的收入增速。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为例,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8.3%。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也使科技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一季度,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在春节电影票房及广告收入增加的带动下,文化相关服务业效益也有喜人表现,一季度,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30%。

  ——国际竞争力在加强。在外贸总额下降的大环境下,2015年一季度,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49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出口54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吸引投资的能力在提高。2015年一季度服务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4518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部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8.6%。从使用外资情况看,2015年1—4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8%,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3.2%。

  ——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大。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劳动力需求指数为50.5%,显示用工需求呈扩张态势。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劳动力需求指数高达56.6%和55.2%。以电子商务服务领域为例,仅阿里巴巴一家企业创造的客服、物流等间接就业就超过1500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降低创业创新门槛,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最近,很多人都在感慨,身边创业的人多了起来。这得益于国家在积极营造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也与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不无关系。

  例如,云计算等信息服务平台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创业创新门槛,让“当老板”变得更容易。以互联网为基础汇聚制造企业、上下游厂商、渠道商、服务商和消费者等形成的各类在线服务平台蓬勃发展,成为企业批量交易、塑造品牌、提高效率、拓展市场、节约交易成本的新渠道。同时,互联网服务平台也帮助不少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如百度云平台已累计为100万开发者用户节约了25亿元以上的研发成本;阿里小贷依托阿里云生态体系,累计为约90万小微企业放贷2300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服务业的繁荣发展,还助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例如,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联合汽车企业自主开发了汽车气候老化试验评价技术,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为提高国产汽车使用寿命奠定了技术基础。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技术服务业如今已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其中,信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不断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创意设计、节能服务、远程诊断、远程技术支持、系统流程服务、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在线产业带等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融合的新业态,也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撑。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一些企业感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服务业企业却信心十足。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的服务业经营预期指数调查结果显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经营预期指数为54.1%。其中,娱乐业企业对未来的经营预期指数最高,达到63.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均为61.9%;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企业为60.3%;文化艺术业、新闻和出版业企业也达到了59.1%和57.7%。“高于50%时,反映企业对经营预期向好对未来经营发展保持乐观。这一统计结果显示,服务业企业普遍看好未来发展形势。”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11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