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有”推进云南临沧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
13.02.2015 19:51
本文来源: 林业厅
随着木本油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效益和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开始凸显:部分核桃树、坚果树因为管护、品种问题等原因,挂果较晚、挂果量少;科技支撑薄弱,科技服务体系缺失,种植农户缺乏实用的抚育管护常识和技能,很大一部分种植农户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地标准化、产业化建设水平低;林下配套种植不科学,林地综合利用率不高,农民缺乏短期收益,影响抚育管护的积极性;产品与市场脱节,一流的原料,二流的加工,三流的市场,工业产值占比小,“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现象突出。
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013年初,临沧市着手组织对不同区域、不同海拔段、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核桃、坚果进行抽样调查,走访农户、企业。在详实调查的基础上,临沧市把木本油料产业工作重心从数量扩展转变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上来。
有一套实用的科技支撑措施
总结“调整优化品种、加强综合管理、陡坡逐年垒台、树盘覆盖改土、林下科学套种、适时整形修剪、适度移密补稀、成熟统一采收”等八大核桃、坚果园建设技术规范。采取层层开展技术培训、以会代训、发放技术手册、播放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加大技术推广和乡土人才培训力度,达到每个核桃、坚果种植户有一名管护技术的“明白人”。同时,为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采取“五员”合一的措施强化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建立科技服务网络,即:在每个行政村配置一名身兼林业技术培训员、造林工作组织员、森林火灾扑救员、资源管控信息员、林业政策宣传员五大职责的基层林业专业队伍,为管护技术的纵向落实提供支撑平台。
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林下套种模式
积极探索林药、林菜、林茶、林果、林粮、林下养殖等林下产业配套模式,重点推广“核桃+魔芋”、“核桃+木本蔬菜”、“坚果+咖啡”、“坚果+辣木”、“坚果+中药材”等套种模式,以短养长、以耕促抚,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和农民管护积极性。
有一个规范高效运转的产业合作组织
始终把建立产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木本油料提质增效的一个重点建设内容来抓。按照“有基地、有章程、有设备、有加工、有农户参与、有互助互促的管护约束机制”的要求,不断发展壮大核桃、坚果等产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完善更加有效的经营机制,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模式及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六统一”规范运转,即: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采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极大地提高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目前,临沧市共建立核桃、坚果专业合作社113个,覆盖产业基地23.5万亩,加入农户9516户。
有一个信息畅通便于销售、保障利益的产品销售交易平台
始终把信息化交易平台建设作为解决农民市场需求信息不灵、资源闲置、原料贱卖、种植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的关键环节来抓。林业部门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当好“红娘”,做好中介,积极引导深精加工企业、大型超市、农产品收储销售公司等直接与合作社联盟,减少中间环节,形成信息共享,互惠互利的机制。同时,把核桃、坚果产品信息及时通过政府农业信息网站发布,搭建起农企联盟、产品与市场连接的信息平台。凤庆、永德等县还建立了核桃、坚果信息化网络营销平台,促进了产业化建设,保证了种植农户的利益。
有一批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把引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核桃、澳洲坚果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措施来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引进了云南智汇源食品有限公司、云澳达坚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凤庆巨达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加工生产企业落户临沧,研发核桃、坚果系列产品17个,延伸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目前,共有各类林业加工企业334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20户,市级龙头企业25户。
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机制
要真正解决林产业基地标准化、产业化建设问题,就必须走设施林业的道路。临沧在推进“森林临沧”建设、“三带”建设、“万元山”示范基地建设等重点生态产业化建设工程中,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职能挂钩、责任细化、项目整合、合力推进”的责任制,积极整合交通、水利、扶贫、国土、电力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投入,保障林产业基地用水、用电、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化、高效化、立体化“万元山”模式。目前,建成各种模式的“万元山”示范基地68万亩。
根据《临沧市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办法》,2020年,临沧核桃、坚果基地商品果率90%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盛果期核桃单株产量达50公斤以上,坚果单株产量达15公斤以上,科学合理配套林下产业,使核桃、坚果每亩综合产值达到10000元以上的目标。(丰瑞雪 杨劼)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3.02.2015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