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们的“谢谢”声就足够了
3月17日下午,外面飘着小雨,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急匆匆走进天长市档案馆,来到档案调阅台前提出想调阅他的党员档案。这对我们来说还是件新鲜事,搞调阅这么多年,只有来查找下放档案、招工档案、婚姻档案的,还第一次有人来查找本人的党员档案。一问情况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老人叫卜维贵,天长市金集镇谕兴社区人,1968年在部队入党,次年退伍回乡。1972年,当时的谕兴人民公社成立拖拉机站,他被推荐到站里当了会计,一干就是十年。去年,市里印发了《有关为农村老拖拉机手发放工龄补助的实施方案》,许多原来在公社拖拉机站工作过的老同志凭借有效的证明享受到了此项惠民政策。但卜维贵老人虽然知道了这项政策,但因为年代久远,缺乏有效的身份证明材料,因此一直未获得审批,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前不久,有朋友提醒他如能找到本人的党员档案,上面有可能记录他在拖拉机站工作过的经历,于是卜维贵老人便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档案馆查找档案。调阅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从上世纪70年代谕兴人民公社党委全宗中,调出10多卷党员统计年报案卷进行查找。经过半小时认真细致地对连续10年的案卷进行查阅,工作人员终于查到了有老人名字的“党员登记表”,表中明明白白地记载有他入党年份、任拖拉机站会计的信息。当老人拿到盖好章的复印件后,十分激动地对我们说:“这下就好了,凭这份材料我就能够到农机部门申报工龄补助了,这几个月让我焦虑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可以安心养老了。档案馆的档案保管得就是好,40年前的档案还能查阅到。你们真是敬业,服务又好又不收费,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太谢谢你们了!”
“太谢谢你们了!”这半年多来,我们听到这样的感谢声太多了。自这一政策实施后,为了让每一位前来查档的老拖拉机手都能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调阅中心的工作人员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为他们调阅大量的相关档案。去年最集中的一次查阅,短短10天时间接待此类查阅者600多人次,查阅相关档案资料2300多卷册。事后,他们当中的老拖拉机手施学云专门来到档案馆表示感谢:“真没想到能在档案馆查到我们40多年前的原始档案,帮助我们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截至目前,天长市档案馆共为812人查阅了关于其老拖拉机手身份的原始档案,让这些老拖拉机手充分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他们的每一句“谢谢”,就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认可,再忙再累我们也心甘情愿。(张云宏 张金晶)
(天长市档案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