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政府投资项目也应严把工程质量关

06.06.2016  21:51

  近年来,政府在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的同时,也注重了对街道、乡镇等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小型建设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八公山区审计局近期对部分小型项目开展了集中审计,发现有些项目工程质量差强人意,具体表现在生活便道、屋面防水、内外墙乳胶漆粉刷等方面。

审计通过查看验收报告,均显示工程质量合格,报告验收时间大多是在项目刚刚竣工后不久。而有些质量问题在项目刚结束时是发现不了的,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温度、湿度、外力的变化后才能体现出来。或者是经过专业的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才能判定出来。而区级项目大部分都是几万、十几万和最大不过几十万的小工程,向质监站申请质量安全监督,不但程序繁琐而且有些大材小用。但是交给区级自己组织验收审核,因为区级没有专业人员、专业设备能够做出专业的判断,大部分已走过场的形式完成。造成部分工程项目“今年新建,明年翻建,后年重建”的尴尬局面,这不但不能发挥财政资金为民、利民的根本作用,还使老百姓怨声载道,降低政府公信力。

  审计建议:一是建设单位严把质量关,监理人员要把好现场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关。二是建议在专业技术含量较强的工程项目中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施工过程的关键点中介入,因为专业的检测机构有专业的设备仪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前期专业技术的介入可以挽回后期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三是完善问责机制,建立质量台账。因为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处罚力度过小,起不到处罚与警示的作用,而往往是不懂专业技术的建设方为其责任“买单”。所以对出现严重工程质量的施工队伍或监理公司应记录在案,不但要记录公司信息还要记录施工负责人信息,以防部分以挂靠他人公司信息揽工程的人员,换了个公司名称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