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工商局“五字诀”推进法治工商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

01.08.2017  15:43

  滁州市工商局紧紧围绕政府法治建设总体要求,不断创新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以“领、强、活、促、稳”五字诀扎实开展依法行政和法治工商工作,推进法治工商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荣获“全国工商系统消费维权工作先进单位”、全市2016年法治教育工作考核“特别优秀单位”、局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委”,为依法行政和法治工商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一、法治思维“领”局,商事制度改革释放红利。将法治工商建设目标与改革创新目标融为一体、共同开展,在改革创新中,法制机构坚守“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原则,为改革工作筑牢了坚固的法律防线。一是积极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在全省较早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二是扎实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牵头编制《滁州市工商登记后置审批目录》,严格执行前置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后置审批项目。三是放宽住所登记条件。按照方便注册和规范有序的原则,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改革,释放住所资源。四是创新银行网点代办业务。在全省率先运行“银行网点办事大厅”无偿代办工商注册登记服务,申请人可前往银行网点直接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市委张祥安书记批示“创新工作,优化服务,值得表扬。”五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制定随机抽查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一单两库”,改变“想查谁就查谁”“想怎么查就怎么查”的监管方式。六是实行信用监管。积极归集部门、机构涉企信息,并向社会公示。做好系统监管平台各部门、机构用户账号的统一申领和管理。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以及“黑名单”的企业,与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惩戒。到2017年6月,滁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1万,商事制度改革三年来市场主体总量翻一番,增长迅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高涨,经济活力不断激发。

  二、培训教育“强”局,全面提升队伍素质能力。一是抓法治机构建设。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在目前机构和编制十分紧张情况下,本局依然保持政策法规科,调整充实法制员队伍,编制2人,其中公职律师1人。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均保留法制机构,基层市场监管所均有专兼职法制专管员1人。二是抓执法队伍。严格规范执法资格,坚持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近两年组织本局22名公务员参加执法资格培训和考试工作。三是狠抓精学,上半年已分别开展商事改革政策法规培训班、商标法律和品牌升级培训班、广告法律法规培训班、网络商品交易管理培训班等8场次,并组织参加全市公务员2017年度依法行政在线测试。四是抓素质提升。利用安徽干部在线学习、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培训和干部素质课堂、道德讲堂等载体,认真组织干部在线学习,合格率100%,受到通报表扬。五是狠抓考核。一般公务员年度学法不少于40学时,行政执法人员不少于60学时,建立学法档案、学法情况通报,推动经常性学法不断深入。六是开展执法调研。全面探究促进市场监管事业大发展的思路、点子、举措和办法,点对点地破解当前市场监管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和水平。上半年该局《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难题和建议》《关于加强“住改商”登记监管的探索和思考》《商事改革中市场主体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5篇调研材料在国家级刊物上选登。

  三、社会宣传“活”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一是完善制度。制定《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关于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以案释法制度的意见》《关于完善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媒体公益普法宣传的意见》等法治宣传教育制度文件,并有效落实。二是发掘传统载体潜力。在今年3.15活动期间,与《滁州日报》、滁州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开辟特刊专版,介绍消费维权工作,曝光典型案例。三是坚持重大节日宣传。在今年的春节琅琊山庙会、3.15消费者保护日、4.26知识产权保护日、6.16安全生产日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系列工商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广造舆论声势。目前,已组织开展专门宣传9场次、接受咨询960与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2万余份。四是开展“法律六进”。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落实“消费维权进校园”“守法诚信进企业”“农村法律明白人”等法治讲座、送法上门等形式,调动群众学法、用法、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五是落实以案释法。建立并落实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每年至少整理3个执法案例和3期法治宣传展板,在办公场所等地展出,鼓励有条件的商场、超市、学校等单位,建设面向社会的常年消费维权法治基地。六是发挥新兴载体作用。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新媒体普法模式,建立“法治工商”官方微信群,拓展新兴媒体普法途径。

  四、救济保障“促”,规范有序应对复议应诉。一是强化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定《滁州市工商局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办法》,该局主要负责人作为该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的第一责任人,坚持每年第一起行政诉讼由主要负责人出庭参加,重大复杂诉讼案件由主要负责同志出庭应诉,分管负责同志根据实际情况出庭应诉。2016年发生的6起行政诉讼案件,机关负责人全部出庭应诉。二是坚持公职律师与法律顾问机制。在全市率先推进行政机关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聘任工作,为工商行政执法、疑难问题讨论、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及法制培训群策群力。三是推行行政争议案件集体审议机制。针对每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细致地复查。四是建立行政争议指导机制。就目前案件多发、易发的职业打假等问题,制定《滁州市工商局处理投诉举报程序规定和操作规范》主动应对、妥善处置、规范处理投诉举报工作,规范调查取证、证据认定等执法程序,提前排查可能引发争议、影响败诉风险点。

  五、执法监督“稳”局,依法行政保障强劲有力。一是合法审查。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出台《滁州市工商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试行)》,以市工商局名义作出的重大、复杂、疑难或者可能会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行政执法决定,包括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重大行政许可决定和其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须经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2016年11起重大处罚案件、3起复议案件等法制机构均参与审查。二是规范核审。制定《滁州市工商局案件核审会工作制度》,坚持行政处罚案件做到每案必审,重大案件实施案件集体审议制度,保证行政处罚案件的实体和程序合法合规,防止错案发生,上半年共核审处罚案件351件。三是立体评查。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案卷评查方式,构建立体评查机制,多级评查全覆盖,推行“一案一评”制度,每宗案卷一张表格多级评价;厘清业务机构评查责任,改以往案卷评查仅由法规机构负责为各业务机构分口负责,要求每年度至少组织1次评查;法规机构负责综合性评查工作,评查结果以书面形式直接“点对点”反馈,全市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评查覆盖率达100%,两年来,在市政府法制办和省工商局组织案件质量评查中,分别有2件案卷获得优秀案件。四是公开倒逼。推进“阳光工商”建设,按照“谁产生,谁公示,谁负责”“分级共建、多方公示”原则,实行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公示,主动向社会公布执法依据、执法流程、自由裁量指导标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等内容,以公开促监督,倒逼系统执法人员自觉提升履职能力和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上来。上半年市本级共公示企业登记注册信息16700余条、股权质押信息100条、年报信息8900余条、处罚信息52条,公示各类文件信息376条、消费维权信息106条和执法活动信息230多条。五是权责清单。完善权力运行监管体系,形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廉政风险点清单”3单建设加上“中介服务、公共服务”2项服务清单的改革模式,明确权力边界,依法厘权,摸清家底,“3+2”清单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正在全面确立。同时,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原有行政权力161项,2016年调整减少到1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