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制定招生计划测算模型确保高校招生计划安排权利不被滥用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8月3日讯(记者:王莹) 记者从省教育厅昨天(8.2)召开的高校招生计划规范管理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我省研究制定了高校招生计划测算模型,通过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就业率等十项具体指标,按相应比例增减招生指标。通过模型测算安排招生计划减少了主观随意性,让招生计划编制从“无序”变得“有据”,此举系国内首创。
省教育厅制定的《省属高校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测算模型》,以“十三五”规划核定的高校规模为基础,依据高校十项具体指标并按一定比例测算出高校当年度安排招生计划数。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刘业勋:“依据公办高校年度综合考核情况、民办高校年检情况、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推进情况、基本办学条件、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计划完成率、就业率、教学水平评估情况、专业结构调整和评估情况、校内资助政策执行情况等10项具体指标,按相应比例增减招生指标。使招生计划编制由‘无序’转变为‘有据’。”
在今年本专科招生计划管理试行过程中,通过这个测算模型,我省有11所本科、21所专科高校调增计划,有9所本科、19所专科高校调减计划。
记者翻看招生计划测算模型办法发现,涉及高校的十项具体指标数据分属省教育厅十几个相关处室负责,牵头处室要提前征求相关处室意见、及时汇总高校年度数据,提出调增或调减的初步建议,最后经集体研究决定。这意味着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再是少数人说了算。过去,高校登门公关跑计划、要指标的情况也不见了。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经过今年的试运行,反映良好。有的高校说,过去要找人。现在你找也多不了一个计划,不找也少不了一个计划。”
招生计划测算模型压缩了招生计划编制的“弹性空间”,通过立规矩、建机制、严监管,确保招生计划安排权力不被滥用。储常连:“模型的测算是科学的、客观的,决策过程是集体决策,通过模型测算可以规范我们的权利运行,把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提高教育厅对招生计划管理的科学水平,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