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增长极

16.02.2016  18:11

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皖江城市带继续成为安徽区域经济增长极,需要有创新增长极为支撑和驱动。从这个趋势上看,皖江城市带应该把打造创新增长极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大举措。

首先,打造创新增长极要有系统思维。要统筹协调皖江城市带各市改革发展各项政策、各种资源要素,实施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皖江城市带要完善创新合作形式,突破地区及部门的合作障碍,加强地区政府、高校、企业间的创新合作。明确皖江城市带各市在创新合作中的功能定位,合肥、芜湖两市作为区域内的“双核”,要主动引领城市带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依托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及产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动城市带各城市间的协同创新,提升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皖江城市带各市要把握各自比较优势,出台各项配套政策,促进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构建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健全皖江城市带的区域创新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科技信息等互通共享。要推进区域内统一市场建设,打破区域发展障碍和行业垄断,弱化行政配置资源的管理体制,促使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要高水平高起点合作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皖江城市带创新高地,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产业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中高端化,引领全省创新发展。同时要有国际意识,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中,充分利用好国外国内资源,通过合作、合资等各种方式吸引国外技术、资金和人才为我所用,把皖江城市带基本建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其次,激活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区域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必须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要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尤其是发挥大公司的引领作用对于区域创新至关重要。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小公司即使有革命性的创新成果,离开大公司的扶持也很难把它做成产业。要吸引全国乃至全球领先企业落户皖江城市带,鼓励大企业建立各类创新平台。通过制定税收政策、种子基金等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以保证创新技术最大限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需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重点是优化服务,提高效能,完善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及法律体系,加强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打造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基地。重点建设若干城市、社区乃至乡镇众创空间,培育一系列企业孵化器。皖江城市带应形成尊重并褒扬创新的社会风气和包容创新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崇尚特立独行和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形成优良的创新生态。

再次,加大引进创新要素的力度。区域创新驱动需要相关要素支持,皖江城市带虽然拥有创新要素的一定集聚,但无论是数量和结构仍然不够丰富合理。创新的首要资源是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统领着其他资源的创新利用,人才资源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创新的主要瓶颈。皖江城市带要实施“卓越人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学历、高层次、引领性人才。创新人才政策,让高端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在引进人才方面要高起点、厚待遇、重落实,在高端人才平台搭建、成果转化方面给予扶持;在人才激励上既要给与高端人才个人的激励,更要充分考虑对高水平人才团队的激励,重视对优秀人才团队评选和奖励。在支撑要素方面,应重点引入和发展风险投资、法律服务等服务企业,着力吸引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落户皖江城市带,建设区域股权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打造高水平、多层次的融资平台,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企业规范化运作。重点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设立并用好产业引导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导向和放大效应,加大对协同创新项目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新发展领域,助推创新项目发展。建立并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创新服务体系。

最后,建设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创新需要平台支撑。皖江城市带科教基础扎实,研究基础雄厚,但企业和学界相对独立,封闭性较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要理顺政产学研关系,彼此既要做好分工,又要紧密合作。学界要瞄准世界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政界通过项目驱动,和业界一起积极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做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融合;积极推动企业成为R&D资金的投入主体、科技成果的应用主体,提高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对具有科研机构企业的开放程度,促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知识流动。打破产学研的界限,要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组建产学研合作联盟,共建创新平台基地,整合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加强在创新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实施协同创新,在能够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点环节加强技术研发与攻关,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市场的引导作用,依照市场需求制定技术决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必须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产业集群发展,吸引各种创新要素向特定区域内积聚,形成规模优势。通过产业集中和健全产业链,实现技术的溢出效应,带动行业创新。(朱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