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范长江的皖东情缘
6
毛泽东接见范长江
1938年范长江(左)陈侬菲(中)和胡兰畦(右)研究战地稿件。
○范长江
范长江是我国新闻界的泰斗,著名的活动家、教育家,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正当范长江英年盛名、大有作为的时候,却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致死,年仅61岁。不过,就在他短暂61年的人生中,却曾两度来到皖东,时间不长,却与皖东结下深厚情缘。
第一次来到皖东
1937年12月中旬,日军荻洲立兵第十三师团自镇江、南京、芜湖渡江沿津浦线北上,与津浦线北段日军遥相呼应,准备一举攻下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调兵遣将,加紧作战部署,以战区大部分部队沿津浦路侧击,开展运动战、游击战,阻敌南进,各兵团在滁县、明光等处,逐次抵抗,最后将北进日军阻止于淮河南岸。作为徐州会战的前曲池淮阻击战拉开序幕。范长江以战地记者的身份首次登上皖东大地。
范长江1934年开始涉足新闻事业,1935年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只身西北万里行,首次公开报道红军长征的消息,在全国引起轰动。1936年底在西安、延安采访,连续报道西安事变真相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为全国人民进一步认识了解共产党起到积极作用。范长江也赢得很高的声誉。抗战爆发,范长江当仁不让,主动请缨。肩负着记者神圣职责,深入前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报道前方将士英勇杀敌的感人事迹。他跟随桂军开赴皖东前线,当看到抗战将士在行军路上情绪激扬,风纪良好,受到当地人民的赞扬,情不自禁发出感赞。在《桂兵佳话》一文中,他对桂军士兵作热情洋溢的报道:
“当总司令部由江南转入江北作战,在九江候渡,正值旧年关,待渡士兵通夜未入民房。有人对士兵问何不入民房,他们答以:人家正过年,我们去扰乱干什么?有人对青年士兵告以九江花姑娘多,他们说:现在过江打日本鬼子要紧,没有工夫!”
路过皖西舒城,一士兵站立豪宅大门外,天降大雨,因未带雨具,衣服尽湿,冷冻不堪,主人请他入内暂息,士兵不肯入内,再三请之才进屋就火烤衣服,主人欲送布鞋一双,士兵则坚持不收,鞋袜烤干之后即刻离去。刚出门遇到官长,官长斥责。主人赶出说明原由,士兵才免遭处分。范长江亲眼目睹,非常感动。
桂军开拔路过地方,虽深夜中,仍见许多民众在自家门前烧茶送水相待,甚至夹道欢迎。范长江兴奋说:安徽政治好转,军民团结,抗战何以不胜!
池淮狙击战打响,范长江坚持要到前线采访。担负狙击战的第十一集团军司令部派几位便衣警卫负责他们的安全。行至池河西岸梁家山,被当地红枪会误会奸细缴械。后来确认是抗日军队的人员时,不但被拿走的东西一一退回,而且受到很好的招待,随后红枪会又派出几名武装会员,护送他们直到目的地。范长江深入前线,接触兵民,耳濡目染许许多多感人事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写出不少有声有色、激动人心的战地报道,其中长篇报道《淮上观战记》最有名气,文章颇多篇幅热情洋溢地歌颂皖东民众抗日热情。
战争是残酷的。日军的残暴更加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民众拿起武器纷纷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时代洪流,有的老人和妇女也参加了抗日斗争,他(她)们抬伤兵、送水送饭、送弹药、做向导、刺探敌情、防汉奸……抗日的烽火在江淮平原熊熊燃烧。范长江激情昂扬地写道:“不甘做亡国奴的江淮民众,他们只要求战区接济伙食和弹药,此外一无所求。终日在敌人后方艰苦活动,他们不要名义,不要官阶,牺牲甚大,而不要政府抚恤,这才是真真实实的抗日义勇军!”
范长江将徐州会战的真实战况连篇累牍地在报刊上发表,激发全国人民爱国主义热情,捐款捐物,出人出力全力支援抗战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前线抗日将士。台儿庄大战打响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接见来前线采访的中外记者,李宗仁握住范长江的手说:“你是著名记者,你的报道文章给我们鼓舞士气,增加决心,我代表抗战前线的将士们感谢你们。”
范长江在江淮大地奔波三个多月,直到台儿庄大捷后离开。
第二次来到皖东
1943年1月,范长江在陈毅代军长率领下,随新四军军部转移至淮南抗日根据地盱眙县黄花塘。用他的话说,再次来到皖东,我已不仅是新闻记者,更重要的是新四军一名战士。范长江被任命为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
范长江的办公地点与《新路东》报仅有一墙之隔。《新路东》报是皖东津浦路东省委机关报。1940年底创办于天长县张公铺西北的檀树湾,后迁至冯家营,1942年迁至来安县陈家砖井,改为铅印版。报头为邓子恢所题。为提高报刊文章质量,范长江建议并举办数次记者通讯员培训班,自己编写讲稿,担任主讲。
一次范长江收到一篇来自基层的稿件,内容叙述根据地农民分田分地后,农户之间开展互相帮助,有牲口的与有农具的配套,劳力强的帮助劳力弱的,三五户之间自发成立互助组,对于军烈属农户无偿帮助的故事。尽管篇幅不长,文字简单,范长江慧眼识金,觉得故事情节丰富,有精雕细琢的价值。便不顾工作繁忙,按照稿件的地址寻找到天长县杨村乡高塘村青年农民作者缪文渭。两人一见如故。通过交谈,缪文渭没有读过书,但他勤奋好学,思想进步。写出这篇稿件已经几夜没有合眼,实属不易。范长江耐心细致给他讲述写新闻通讯的基本要领,所具备的要素。鼓励他好好学习文化,多写农村民众抗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事例。从此两人结下革命友情。在范长江的指导帮助下,这篇千字文通讯发表在《新路东》报上,在皖东引起不小轰动。
津浦路东区党委向全区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任务,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委派范长江和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长张劲夫率领大众剧团开展群众文艺实验工作。
范长江和张劲夫立即筹备召开了“淮南津浦路东第一届民间艺人代表大会”,大众剧团全体成员和各地民间艺人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会议,新四军军部文工团和一师文工团派代表参加。范长江在会上作政治报告,宣讲毛主席的“讲话”精神,号召代表们结合根据地的斗争实践和各个时期党的宣传任务,提出创作新作品,在创作上要深入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
大会结束后,范长江继续领导大众剧团深入民间开展文艺实验工作。了解本地的民间文艺形式,收集民歌小调,填上新词,用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这样既使剧团从民间艺人那里吸取了艺术营养,同时,又教育、团结、改造了民间艺人,扩大了宣传队伍和宣传阵地。玩花船是淮南各地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艺人们用青竹扎成船形,四周围上布,一人站在舱内拎起旱船摆动,两个撑船的骚达子化妆成小丑,作撑船状。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大多唱“随口词”,有些内容打情骂俏,低级庸俗。范长江要求大众剧团在向民间艺人学习的基础上,作了重大改进。首先将船扎得精致且饰上纸花,围上花布,从此群众叫玩“花船”。其次是编写新词,范长江亲手编了不少新词,供剧团演唱,加之演员受过专业训练,演出时模仿船在水上行走时的情景,编成各种舞蹈,载歌载舞,扮骚达子的演员临场发挥,既幽默又高雅,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从此,玩“花船”成为大众剧团的看家节目。
《茉莉花》作者何仿当时是大众剧团一名小演员,回忆说,范长江以身作则,积极带头深入基层,一次去民间老艺人家请教,见他家庭生活困难,毫不犹豫将夫人刚从上海带来的一件驼绒棉袍相赠。同去的剧团人员见之深受感动。何仿还说《茉莉花》的诞生,正是在《讲话》精神指引和范长江的教诲下,拜访天长当地一位闻名的艺人,当听到悠扬婉转的《鲜花调》如痴如醉,不厌其烦地登门请教,请老艺人一句句地教唱,一句句地记谱记词。老艺人很感动,最后收留他做徒弟。
培养农民作家
洪山戏流行于来安、天长一带的地方小戏,流传二百多年历史,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但是洪山戏演出的传统剧目都来自神书,内容落后情调庸俗。范长江想到旧瓶装新酒,用洪山戏的形式来演革命剧目。他找来当地小有名气的洪山戏艺人王永泉,商谈戏剧改革一事。王永泉把淮南文协编印的反映民兵抗日斗争的《三字经》拿来,经范长江改编,王永泉用洪山调清唱,一炮打响,成为淮南路东一带,第一次以唱本形式反映现实斗争题材。接着王永泉又采取合唱形式在民兵会上演唱,获得大家好评。此后,王永泉一发而不可收拾。在范长江的指导下把传统小唱本《刘文龙赶考》,改编成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剧《从军记》。剧本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写一个青年书生远离新婚的爱妻赴京赶考,未等发榜即奔赴前线,一去三年,杳无音信。与他同行的表弟当了逃兵,欲占其妻,其妻坚贞不渝,严守家门,赡养婆母,直至丈夫荣归。演出大获成功。王永泉继而被淮南大众剧团请去当艺术指导员,专门排练《从军记》。当年5月,大众剧团在半塔泥沛湾大会堂首次演出洪山戏《从军记》,招待上海等大城市来解放区的知识分子和地方党政军领导,受到热情称赞,《新路东》报作了专题报道。范长江要求他改造调整唱腔,使现代洪山戏日臻成熟。
青年农民缪文渭找到范长江,想把他写的通讯改编成剧本,得到范长江的大力支持。为了培养这位农民作家,范长江推荐当地政府把缪文渭调到天高县宣传部工作,专门自编自演搞宣传。缪文渭不负众望,在范长江的帮助下数易其稿,取名《生产互助》三幕现代洪山戏的剧本完成,由铜城镇青年剧团排演,1943年7月在县委扩大会议上首演,受到各级干部热烈欢迎。当年9月,新四军第二师在铜城镇召开天高民兵万人大会,各区业余剧团以及淮南大众剧团前来作汇报演出,慰劳民兵英雄和劳动模范。《生产互助》受到首长们高度赞扬。范长江向时任淮南津浦路东地委书记李世农建议成立一个县剧团,专演《生产互助》。县委把成立剧团的具体事务交给缪文渭负责,并由民兵总队领导,命名为“民兵剧团”,团长缪文渭、副团长王佩风、指导员王毅,全团不足30人。范长江特邀天高民兵剧团到军部演出6场《生产互助》。演出结束后,范长江把缪文渭留下,让作家江凌帮助他修改剧本。剧本修改好由天高民兵剧团重新排练,第二次到军部演出。范长江和军宣传部长钱俊瑞专门为此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然后由范长江亲自执笔修改定稿,交淮南通俗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此,江凌发表了《从缪文渭谈大众文艺方向及其创作道路》的文章,范长江发表了《〈生产互助〉及其作者缪文渭》的文章,使得《生产互助》迅速在淮南根据地推广开来,缪文渭也成为小有名气的农民作家。
《生产互助》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生产关系的新变革和随之出现的重大变化,歌颂根据地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全剧共有十多个人物,其中着重塑造了杨玉明这一翻身农民的新形象,同时鞭打旧式富家毛二杠子、小地主张不明、二流子王小溜,几千年来小农生产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互助生产持抵触情绪,也给互助生产的管理带来困难。
范长江赞扬缪文渭:“他在政治上由于自己翻身的经验,认识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拥护新民主政权。而且更由于切身经验,看到公私兼顾与先公后私,才能团结大多数人,走上由贫到富以至最后的解放道路。在经济上,新式富农也有了力量足以帮助贫农,团结中农,成为农村中的中心人物”。(范长江《〈生产互助〉及其作者缪文渭》)
《生产互助》在淮南、淮北、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广泛流传,有力地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创作和戏剧运动,著名画家、戏剧家赖少其也从中受到启发,创作中加以借鉴。并说,这出现代洪山戏像一股清风吹来,使人备感新鲜。
1946年5月11日,国民党政府以九个团的兵力分七路向我淮南解放区进攻。迫于强大的军事压力,新四军和部分地方武装、党政干部陆续转移北撤,范长江也在此时离开皖东。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