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热血化春泥——社会的好青年

01.01.2016  12:42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月1日讯 昨天的节目中我们报道了黄山市歙县的大学生村官徐锋,身患重病仍心系群众、不忘工作,因病去世后他年轻的身体也长眠于工作过的村庄。徐锋不仅是百姓眼里的好村官,也是一位甘于奉献的好青年,在肝癌晚期时仍将肝源让给他人,彰显了善良无私的人格,

  离徐锋去世已经一个月了,他60岁的母亲项锦红虽然还是沉浸在悲痛中,但也开始强打精神来处理一些儿子的后事,第一件事就是剩下的捐款,这是儿子临终前托付的事。

  徐锋肝癌晚期住院后,因家境贫困无法支付高额的医药费,黄山市干部职工、大学生村官、社会爱心人士等群体同时发起募捐,最终筹集到了80多万元的善款。

  徐锋得知自己癌细胞扩散后,他告诉母亲,善款剩下的部分他要全部捐出去。母亲说:“他就跟我讲,他说妈妈,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那个两三万块钱不要去拿了,把这个钱捐给其他困难的人。”

  年已六旬的父亲在徐锋葬礼后就出去打工了,这个家庭贫困依旧,但是项锦红不忘儿子的遗愿,将善款的剩余部分全部捐出。她回忆起治疗期间,儿子一直非常节省,不舍得多花一分钱。癌细胞扩散后,徐锋的身体多处疼痛,特别是腿和脚,即便这样每次去医院他也不肯打车,而是步行很远去坐公交,下车后也是步行很远到医院,为了五块钱他连摩的都不舍得坐,她说:“叫打摩的的给他带去,他说最多十块钱就够了,那个人非要十五块钱,他就没坐,没坐就走去了。后来他回来到晚上他就跟我说,今天走路脚痛起来好痛。”

  徐锋不舍得多花一分钱,却舍得让出肝源,肝癌晚期的他好不容易等到了匹配的肝源,却让给了另一位病人,徐锋姐姐徐琳说:“当时已经这么严重了,也想赶快给他做手术。因为肝源这个问题也说不好的,万一一下子找不到匹配的,也是很困难的。他说那个人比他还要严重还要厉害,他讲先让给他。”

  每一相识的人回忆起徐锋,都会提到一个共同的词:懂事。

  郑村镇政府的食堂承包人程益坚告诉记者,因为自己给包括徐锋在内的几个大学生村官做晚饭,徐锋对他非常感激,常常下班后来帮他打扫收拾,还每天五点多早起帮他煮饭,他说:“我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这冬天,他讲叔叔阿姨你们早上把米放好、水放好,我住在楼上我就下来帮你按一下,六点多钟你就起来炒点菜就行了。真的,徐锋我真的很舍不得他。”

  徐锋成长于贫困家庭,靠着国家助学贷款读完大学,对此他一直充满感恩。他在绝笔信中没有细数村官任上做过的事,没有诉说癌细胞折磨下的痛,而是再三感谢帮助过他的人,遗憾自己不能再为社会做贡献,他说:为挽救我的生命,许多好心人为我捐款、给我鼓励,对于他们的大恩大德,我再也没有机会报答,再也没有机会感恩社会,我只能说一声“谢谢”!

  评论:我以热血化春泥

  大学生村官徐锋,在最基层的岗位上,做到了严以律己、严以修身,实在做事、实在做人。他短短28岁的生命,在乡村的土地上播撒了全部的光和热。他在,村民们竖起大拇指;他走,百姓们留下两行泪,这些就是对他村官生涯最真、最高的评价。在和病魔搏斗的三个年头里,他坚强、乐观,更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关键时刻的“让肝”之举彰显了无私的大爱。基层需要更多徐锋这样的好村官,兢兢业业、敢于扎根;社会也需要无数徐锋这样的好青年,乐于奉献、无私善良。生时青春无悔,死后重于泰山,埋骨何须桑梓地,我以热血化春泥。

[ 编辑: 姜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