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造林 步履不停
03.06.2015 20:05
本文来源: 林业厅
辽宁彰武县,位于“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最南缘。作为辽宁最大风沙区,这里的风沙直接威胁着沈阳等地的生态安全。风沙的肆虐,让“要生存,先治沙”的理念在这里扎根。改进樟子松树种、种植固沙林,绿进沙退,彰武成功固定了流动沙丘,保护了万顷良田。
记者在彰武看到这样一组数字:全县土地总面积546.2万亩,所辖24个乡镇中23个属于沙区;全县沙化土地面积达375.8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8.8%,占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的25%。
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起,经过几代人的坚守和努力,全县造林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万亩上升至220万亩,森林覆盖率也从2.9%提高到36.1%。这道牢固的绿色屏障,让科尔沁沙地停下了南侵的脚步,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绿色奇迹。
“一碗米、半碗沙,五步不认爹和妈”
据彰武县林业局局长李振国介绍,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过度放牧及无节制砍伐等因素,当地植被破坏严重,使科尔沁沙地迅速南移。在该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的七个乡镇,形成了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15公里,以流动半流动沙丘为主的130万亩沙荒区;加之柳河从该县入境,将科尔沁沙地大量流沙带入境内,导致河床升高、河道加宽,形成了30万亩风沙带,彰武也因此成为辽宁最大风沙区。
据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据监测,在大规模治理沙害之前,彰武地区的流动沙丘以每年5—12米的速度向南推进,直接威胁省会沈阳及辽宁中部城市群。而彰武距沈阳市区的直线距离仅百余千米,如按7—8级风速计算,仅需1个多小时,彰武的沙尘就能抵达沈阳。
年过五旬的吴振声对当时的一段顺口溜记忆犹新:“一碗米、半碗沙,走一步、退半步,五步不认爹和妈。”现已退休的原畜牧局干部刘万平也深有感触:“下乡到彰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
吴振声告诉记者,那时候全镇都找不到一两棵树,村民们刚刚种上的种子,不到半天就被风沙吹散;好不容易长出的小苗,一阵风就被沙子掩埋。此外,由于水分的散失,新苗的成活率不足两成。据当地农业部门统计,彰武地区每年约有40%—70%的农田遭受风剥沙压,粮食亩产不足百斤。
“一到沙尘天,黄沙遮天蔽日,我们县的通讯、输电线路和设施,以及铁路路基、道路及桥梁都会受到影响,严重威胁群众安全。”一位县交通局的干部告诉记者。
从那时起,“要生存,先治沙”这六个字,就深深扎根于彰武县干部群众的心中。
成立固沙造林研究所,推广利用樟子松固沙林
提到彰武治沙,不能不提章古台,这座小镇位于县城最北端,是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下的最前沿。成立于1952年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就坐落于此,该所也是我国组建最早的防沙治沙用沙科研单位,曾吸引了3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外宾前来参观考察。
多年来,固沙所几代人用青春、智慧和坚持,填补了中国抗沙史上的一个个空白。他们进行沙地樟子松引种育苗试验研究,在1955年成功建造了我国第一片樟子松引种固沙林,开创了我国樟子松治沙造林的先河。
在樟子松固沙造林获得成功的同时,固沙所还致力于良种苗木选育工作。1975年,科研人员开始在章古台以樟子松为砧木嫁接红松,这项研究的成功为沙区果、材防护兼用林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他们选育出了抗旱、抗病、生长快的优良针叶杂交树种——彰武松,其综合生长指标比樟子松快20%以上,是三北地区有重大发展前途的造林绿化树种。
上世纪90年代,辽宁的樟子松出现部分枯梢现象,随后病情逐年加剧,松林成片死亡。固沙所技术人员经过研究发现,这种衰退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而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综合导致的衰退病。于是,固沙所提出了“改变林分结构,保存林分营养空间”的解决措施,通过人工经营方式,对不同林龄的树林采取不同密度的间伐,取得显著效果。
据固沙所所长宋晓东介绍,目前樟子松已成为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向内蒙古、吉林、河北和青海等省区辐射推广樟子松达40余万公顷。
同样位于章古台的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该所一直致力于辽宁省风沙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工作,同时开展了花生、大豆等作物及蔬菜果树的育种栽培工作,他们研制的阜花12号花生具有抗干旱、生长周期短的特性,目前已在辽宁大面积推广,每亩地可以为农民增收2000多元。
平均风速由每秒3.4米降到1.9米
如今在彰武,沿内蒙古界宽500—1000米、长5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已经建成;在柳河沿岸,宽50—2000米、长130公里的护岸林也茁壮成长;在县域中南部平原区建设的12.5万亩农田防护林,将3座万亩以上的大型流动沙丘固定下来,166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记者从彰武县气象局拿到的数据显示,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土壤侵蚀指数由每年每公里3000—5000吨降到1500吨,平均风速由每秒3.4米降到1.9米,空气相对湿度在春季增加了8%—9%,夏季则增加了7%—13%,无霜期延长10天左右,彰武也成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和辽宁造林绿化先进县。
“生态恢复了,最受益的还是老百姓,现在我们种地再也不犯愁了,粮食亩产量也能达到1800斤左右,每亩地能增加近2000元收入。我们还在沙地种植了风沙所育种及引进的花生、果树及蔬菜,这一项又给我们增收不少。”章古台镇邰家村村民李利告诉记者。而据粮食部门统计,彰武县大田作物播期比过去提前20天,粮食产量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亿公斤增长到现在的8.5亿公斤,成为辽宁省商品粮基地县。
在彰武的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到樟子松种苗的育种基地。李振国告诉记者:“樟子松树苗种植已经成了一个大产业,这也是老百姓发家致富的金钥匙。行情好的时候,一亩地树苗能卖到10万块钱。”据章古台镇政府提供的数据,仅章古台一个镇就存有各类苗木25亿余株,销售额超过1亿元。
目前,彰武县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75万立方米,林木价值近20亿元,依靠丰富的林业资源,彰武又在林产品加工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2010年,彰武被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协会冠名为“中国北方家居基地”,现如今已入驻企业60家。
昔日的彰武黄沙滚滚、遮天蔽日,如今的彰武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每逢开春,彰武县的居民总是自发组织起来参加义务植树,在不少乡镇,大家还自发组成护林队排查火灾及病虫害隐患。
彰武县县委书记刘玉学告诉记者:“彰武的固沙造林工作不仅有阻挡北沙南侵、保障区域安全的国家意义,更有改善自身生态环境、发展林业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地区意义。我们造林播绿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记者 刘洪超)
本文来源: 林业厅
03.06.2015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