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故事】校园里的那些石头

04.05.2015  11:17

编者按:历史不仅被书籍、建筑所记录,也被镌刻在石头、雕塑之上。漫步建大校园,你会发现许多造型各异的石头,她们或大或小、或方或圆、或卧或立,分置在校园各处,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走近这些石头,用心聆听她们的诉说,这不仅仅是一种追寻与回忆,还是一种传承与发扬,更是建大人共同的精神旨归。

校训石

安徽建筑大学南校区易海东路与易海北路交汇处,翠竹、棕榈的荫蔽下,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进德、弘毅、博学、善建”八个大字,此为安建大的校训。 

巨石厚重、翠竹清幽,每一天,无数建大学子经过,在这里留下了青春最美丽的回忆。他们在这里成长,从这里出发,走向祖国建设的舞台,将校训的内涵深刻地书写在自己的人生路上。

  “进德、弘毅、博学、善建”八字校训,既固化了学校的传统办学精神,也一直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建大学子。

“德学兼修”

从徽弘门步入南区校园,很快映入眼帘的便是镌刻“德学兼修”的巨大景观石,鲜红的墨迹庄重、大气,这是90城建校友2014年10月5日返校庆祝毕业20周之际赠送给母校的。

  “德学兼修”意为既要培养自己的内在修养,又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学习和进行学术研究。“德”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学”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学”是通向“德”的基础,“德”是“学”的内在体现,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构成学校培育大学精神与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晚霞石

在易海西畔,鸣乐东环路东侧矗立着一块高大的晚霞石,其上刻有深红色的“源”字。“源”的本义是水源,源泉。北周的庾信《徵调曲》中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句;宋时的宗礼《大鉴禅师殿记》中有“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之句。

建大的这座“源”石,内涵丰富,有指喝水的时候要记着水是从哪里来的,比喻不要忘本之意。该石由88级工民建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时于2012年7月29日捐赠给母校。

扇形石

    在逸夫楼西侧、鸣乐西环路东侧,有一块扇形的灵璧石,这块石头质地细腻,坚如贞玉,扣之拂之,余韵悠长。

该石为97土木职师班毕业十周年之际赠送给母校的。寓意为“当年我们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犹如山间一块顽石,是母校的恩师谆谆教诲、精心打磨雕琢,成就了现在的美石”。

“千里之行”

在理化楼西侧、天工中路东侧有一块昂首奔腾状的灵璧石。该石为9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校友2011年5月1日为纪念毕业10周年向母校赠送的礼物,寓意学校一路披风斩棘,昂首前行。

“千里之行”出自《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9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校友在校期间,亲历了学校98年本科水平合格评估等大叙事,对建大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气概以及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的历程有着刻骨铭心的印记,故赠此石。

巢湖黄石

在土木楼东北侧的草坪上横卧着一块巢湖黄石,这尊形似一艘航船的巨石作为土木学院地标石,像一位淡定的老人超静定地注视着校园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这块园林石是90工民建校友毕业20周年于2014年10月25日赠与母校的。其上刻有“土木工程学院”字样。选此石作为学院的地标石意在表达土建人坚韧刚强,抗压、抗弯、抗拉、抗打击、抗疲劳的精神秉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行走在这风华韵致,书香飘溢的校园中,让我们一起品味建大的石头文化,用心倾听她们的故事……(宣传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