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综述

01.07.2014  12:54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开发区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为核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作力度,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开发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建设发展成效

      2013年,全省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0.7%、46.2%、35.7%、77.6%、56.8%,占比较上年分别提高4.1、4.2、5.6、5.8和3.4个百分点。

      1.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园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3年,全省开发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2.93万亿元,同比增长21.1%。国家级开发区平均经营(销售)收入达到747亿元,分别是省级开发区和筹建省级开发区的4.4倍和15.1倍。同时,园区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营(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园区达到3家(合肥经开区、芜湖经开区、合肥高新区);超500亿元的园区达到8家,比去年新增2家;超100亿的园区达到68家,比去年新增11家。

全省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变化表

1000亿元以上 

500亿—1000亿 

100亿—500亿 

50亿—100亿 

50亿元以下       

2012年

3家

6家

57家

34家

62家

2013年

3家

8家

68家

33家

50家

备注:13家开发区为一个机构两个牌子。

      2.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皖北六市占比有所提高。2013年,全省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98.5亿元,增长20.8%,增幅高于全省7.1个百分点。皖北六市的48家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7.7亿元,增幅达到了33.3%;48家开发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开发区的15.9%,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3.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专业化园区不断涌现。2013年,全省开发区前三位主导产业经营(销售)收入15819.8亿元,占全省开发区全部经营(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4%,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如合肥市的83家规模以上家电企业中有80家落户开发区,全市家电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7%来自开发区。芜湖市的15家开发区中有8家选择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2013年全市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8%。同时,我省部分开发区,特别是县域省级开发区专注于某个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良好效果。例如,淮北凤凰山经济开发区2009年批准建设以来,持之以恒地发展食品工业,园区121家企业中有105家从事食品加工及其相关产业,开发区的发展重心已经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广德经济开发区紧盯机械电子类项目,近三年引进电子类项目305个,占引进项目总数的65%。

      4.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全省开发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增幅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引进亿元以上省外境内投资项目2887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118亿元,增长53.9%,总量占到全省的75.3%。全省开发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33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完成工业投资5613.4亿元,同比增长23.8%;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32.5亿元,增长26.9%。

      5.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随着我省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全省开发区的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人口不断集聚。2013年,全省175家开发区的建成区面积达1598.7平方公里(比2012年新增175.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992.1平方公里,占到了建成区面积的62.1%;开发区总人口达到528.9万人(比2012年新增57.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3308人。在开发区规模不断拓展的同时,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年提高。全省175家开发区的投资强度达到120.5万元/亩(按开发区已建成面积计算,下同),比上年增加了8.5万元/亩;全省开发区亩均经营(销售)收入122万元(其中,工业用地实现亩均经营(销售)收入145万元),实现亩均财政收入3.5万元(其中,工业用地税收5.6万元)。国家级开发区的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经营(销售)收入、亩均税收收入分别达到317.2万元、249万元、7.3万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倍、2倍、2.1倍。

      6.产城一体化趋势明显,服务业比重有所提高。2013年,全省开发区更加注重开发区与主城区之间,开发区内部的“”、“”互动和比例协调,不断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加快与主城区一体化进程,产城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开发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增幅高于二产1.2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级、省级和省级筹建开发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分别为21.4%、16.7%和12.5%。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抓产城一体化试点,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对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试点工作的研究,明确在全省9市23县33家开发区开展产城一体化试点工作。在滁州市召开的全省推进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规划建设现场会,指导推进产城一体化试点工作,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安徽分行开展33家产城一体化试点园区调研,全年共争取国开行产城一体化试点资金21亿元。

      2.抓开发区扩区升级,提高产业平台的承接能力。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扩区为抓手,着力提升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2013年先后支持淮南经开区、六安经开区、宁国经开区、桐城经开区4家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达到17家,数量位列中部地区第2,全国第7。支持发展态势较好、主导产业明确、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较好的开发区开展扩区工作,全年省政府批复33家开发区扩区。

      3.抓开发区清理整改,推进园区整合试点。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统计局等部门,全面了解掌握我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情况,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的沟通衔接,研究制定了我省开发区清理整改的工作实施方案,汇总形成并上报175家开发区清理整改目录。同时,依据开发区转型升级和清理整改的精神,大力引导各地开展开发区整合试点,全省已经有六安集中示范园区与金安经济开发区合并,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整合花山经济开发区、金家庄工业园区。

      4.抓开发区考核评价,促进开发区转型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皖政秘〔2013〕152号)精神,形成《2013年度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考核方案》,完成了2013年开发区转型发展综合评价工作,并及时报送省政府督查室。同时,依据考核结果,改进2000万元县域开发区基础设施财政贴息资金安排方法,下达了2014年资金计划,有效带动金融部门加大对各地开发区基础设施信贷投入。

      5.抓开发区调查研究,理清开发区发展思路。建立全省开发区月度报表上报信息系统,形成开发区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并定期对全省开发区进行形势分析,会同省统计局编印了2013年全省开发区统计月报11期,会同安徽日报社编辑出版了《新跨越开发区专刊》,会同省重点办组织10个园区开展提质提效专题宣传。同时,围绕开发区转型发展深入开展调研,全年形成了《安徽省开发区发展研究报告》、《全省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调研报告》、《全省开发区主导产业简析》、《全省开发区合作共建园区调研报告》等多篇研究成果。其中,《安徽省开发区发展研究报告》被评为2013年度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优秀研究成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3年,全省开发区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开发区面临200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融资政策和制约的环境进一步趋紧。

      1.较快增长面临压力。全省开发区多数指标增幅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全年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当年实际引进省外境内资金等指标的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回落了6.3、3.9、7.5和12.7个百分点。

      2.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全省16个地级市中心城区的开发区总数为63个,平均每个地级市城区拥有4个开发区,有28个县(市)拥有2个开发区,开发区的整体规模偏小,规模效应不明显。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部分市县迫于做大总量的考核压力,现有的开发区没有形成特色和规模,又仍热衷于铺摊子,导致城市功能分区较乱,产业布局分散,产业层次较低,同构现象严重。

      3.发展理念有待提升。大部分开发区规划的工业用地与商业用地比例依然是7:3,缺乏“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开发区商贸、物流、教育、医疗卫生、休闲等设施的布点数量不足,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建设品质不高,难以满足高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生活需求。

      4.要素瓶颈制约严重。土地方面,大部分开发区土地指标紧张,同时存在土地粗放利用的现象。融资方面,中小企业及新建项目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基础设施投资仍依靠财政投入。人才方面,部分开发区引进人才、技术工人的难度有增无减,用工难现象依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推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任务,需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我们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引导全省开发区优化空间布局,科学修编规划,提升产业层次,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开发区建成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示范区,功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

      1.加强规划引领,提高开发区的建设水平

      一是调整优化开发区发展规划。会同省住建厅研究制定《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规范开展开发区规划的修编工作,引导开发区按照“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理念开展规划修编,改变现有开发区产业比重过大、城市功能不足的状况,促进产业发展、商贸服务、社区建设合理布局。二是加强规划间的有效衔接。更加注重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开发区与主城区的发展目标、人口规模、功能布局、土地开发强度的协调统一,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引领性、前瞻性。三是积极推进开发区规划的执行。结合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考核工作,开展开发区规划评估工作,引导开发区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生产生活同步发展”的理念,认真执行开发区的各项规划,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一任接着一任干。

      2.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推进开发区整合升级

      一是严格控制开发区数量,原则上不再新设立开发区,鼓励和支持地理相近、产业联系紧密的开发区进行整合试点,弱化开发区之间的过度竞争,避免产业同质现象,提升开发区的协同发展能力。二是开展扩区升级工作,统筹推进我省省级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工作,优先支持我省皖北地区的市管开发区和已上报国务院的宣城经开区、宿州经开区、新芜经开区、天长经开区等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继续支持省级开发区通过扩区、整合乡镇工业集中区,提升开发区的规模效益,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市,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三是全力做好全国新一轮开发区清理整改工作。针对全国开发建设过多过快、名目繁杂,规划面积大、建成面积小,规划前瞻不强、基础设施水平较低、违法违规使用土地,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存在生态环保隐忧等问题,国家本着进一步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的目的出发,将对开发区进行新一轮的清理整改。我们将会同省有关部门,按国家要求认真开展清理整改工作,并通过本轮开发区清理整改,力争每个县保留一家以上的省级开发区,力争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23家新型园区获得国家公告,。对未通过国家认可的开发区,建议通过扩区、托管等方式进行整合。

      3.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升开发区产业竞争力

      一是积极培育产业集群。贯彻落实省关于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协调解决开发区普遍存在的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的问题,支持各市研究制定招商引资企业分类入园的协调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考核机制,促进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努力形成各开发区协同培育产业集群的良好局面。二是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作用,支持对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带动能力强,配套项目多,处于产业链核心和关键环节的重大项目引进和落地。三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研究制定特色产业园区的认定办法,引导各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等综合优势,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支持县域开发区围绕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强化协作能力,打造专业特色园区、产业配套园区。

      4.深化区域协作,广泛开展园区合作共建

      合作共建是大规模产业转移、强化区域发展分工的有效形式。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郎溪经编产业园都具有较强示范意义,。但就全省而言,合作共建园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合作共建的深度、广度和强度都有待提高。一是推进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共建。积极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合作,鼓励和支持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区、战略投资者、中央直属企业等主体合作共建开发区。鼓励省内有条件的市、县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区,支持皖江示范区与皖北、皖西或皖南地区开展合作共建,重点推进合肥与阜阳、芜湖与亳州、马鞍山与宿州的对口合作园区建设。二是创新合作共建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级政府及开发区按照市场导向、自愿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园中园、共管园、托管园以及技术合作、项目合作、服务外包、委托加工等合作共建方式。三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借鉴江苏、山东等沿海发达省份的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推进园区合作共建的政策意见,进一步研究制定合作共建园区在财税、金融、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合作共建开发区优惠政策。特别是皖北的县区开发区,各级政府在加强与合、芜、马对口合作的基础上,还要主动建立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互动机制,加强对合作共建园区的协调与管理,推动合作共建园区的建设发展。

      5.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引导开发区节约集约发展

      一是不断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引导开发区合理确定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标准,大力支持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逐步提高开发区投入产出效益。二是鼓励开发区盘活现有土地资源。支持开发区利用存量土地、政策激励、服务环境和已经完成七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三是严把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禁止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废物处理难的项目进入开发区。加大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统一规划、统筹设计安排地下管线,健全污染防控体系,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工作。

      6.推进发展模式创新,增强开发区的发展优势

      开发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和要素驱动,随着体制的完善和要素成本的增加,不可能再走要素驱动的路子,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一是深入开展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试点工作。按照中央和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全省34家试点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加快落实国家开发银行专项贷款,支持重大产城融合项目建设,增强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容纳人口的能力,研究出台促进全省开发区产城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二是会同省科技厅研究开展创新型园区的认定工作。借鉴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推动我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三是引导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政区合一、派出机构”等管理新模式,构建精简高效、亲商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开发区软实力。

      7.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

      在立法方面,加强与省人大法工委、财经委和省政府法制办的沟通衔接,并根据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修编,为全省开发区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在财政金融方面,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方向,积极争取保障房、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向开发区倾斜。统筹安排皖江示范区建设资金、皖北“3+5”现代产园区支持资金、县域开发区基础财政贴息资金等各类支持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不断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支持类、维持类”开发区融资平台的信贷投放,鼓励引进民间资本或者合作共建园区,加大对开发区回收闲置土地的资金支持。在政策保障方面,加大对开发区技术创新的鼓励扶持力度,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重点支持研发机构建设、孵化器发展、产学研合作、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等。大力支持开发区围绕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承接国外服务业外包和转移,吸纳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培训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