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晚报》整版报道我校大学生连续7年义务支教立新小学

30.04.2015  11:03
《安庆晚报》整版报道我校大学生连续7年义务支教立新小学 - 安庆师范学院
来源: 210.45.168.2

  编者按:4月24日,《安庆晚报》“民生新闻”整版登载文章《老师,明年我们还在这等着你》,报道我校大学生连续7年在立新小学的义务支教活动。

老师,明年我们还在这等着你

  “船在顺水中的速度,要注意看清题目。”4月15日下午1:20,在宜秀区大龙山镇立新小学四年级教室,8名留守儿童接受2014级大学生志愿者赵晨月奥数辅导。从2008年开始,每到周三下午休息,都会有一群来自安师院文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的大学生,胸配特制工作牌,脚踏自行车,穿梭在乡村公路上,为乡村学校送去“及时雨”。7年间,大学生志愿者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但爱心帮教活动一直在延续。

支教老师是场“及时雨

  “我们的大学生老师来了吗?我们的大学生老师怎么还没来?”虽然从安师院到立新小学骑车只要20分钟,但每到周三下午,孩子们就早早地等在了校门口。“大龙山镇立新小学总共不到70个学生,在职教师9人,师资力量薄弱。”立新小学的校长杨东回忆说:“7年前,安师院数学院相关负责人主动联系我们。我想这不仅可以给大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而且他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老师的负担,于是就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作为安师院两个学院共同的支教对象,立新小学里时常能看见大学生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数学院的学生们主要教语文和数学等,文学院的学生还会负责批改作业和开设趣味课堂等工作。“这些志愿者们寒来暑往为乡村教育带来及时雨。”立新小学教导处主任杨承志说,“我们以赠送感谢信和锦旗等方式,表达了对这些支教志愿者们的高度赞赏。
  当地村民对他们的到来也表示欢迎,有的学生家长还送了自家种的果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感谢。“老师每次都会提前备好课,自己掏钱打印好资料给我们,上课讲得也很仔细,我觉得他们很亲切,就像自己的哥哥姐姐。”三年级的柯祥说他很喜欢和大学生志愿者在一起。

爱心支教持续7年从未断

  “第一届的志愿者不到10人,如今一届志愿者都有40多人,从最初义务支教一两所学校,如今发展到义务支教立新小学、希望小学等4个学校,教授的课程也从一开始的作文辅导增加到语数外、音体美等9门课程。作为一名已经毕业的学生,我看到支教队伍不断壮大感到很欣慰。”曾担任2008级文学院爱心帮教负责人的张炎说。“整个支教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质量的。前期会召开动员大会,和支教学校对接,后期回访核查并评出‘支教之星’。义务支教的目的说实话并不能给学校带去多么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不能给孩子高于他们平时授课老师的教学质量,更多的是给孩子门带去开拓眼界的机会。义务支教不是做慈善,它更多是一种交流。
  据介绍,义务支教活动受到在校大学生的欢迎和支持。每年约有五六百名志愿者踊跃报名,最终通过笔试面试选拔了十几名具备能力的志愿者参加义务支教活动。7年来,有上千名支教志愿者奔赴乡村学校,为乡村儿童燃起了希望之灯。除支教活动外,志愿者们还不定期为乡村学校捐献书籍和文具用品,和留守儿童一起过节。

明年我们还在这等着你

  今年3月,2013级文学院文秘专业的张雪梅再次参加支教行动,来到了大龙山中学。“八年级的孩子很叛逆,每次还要批改上百道作业题。尽管很累,但生活很充实,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很享受学生和老师角色互换的感觉。
  已经大三的管铭是文学院第13届支教志愿者中的“支教之星”。“六年级一个班仅15个学生,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教他们手工课后,有一个瘦瘦黑黑的小女孩总会把自己做的折纸送给我,我保存下来的折纸都有一盒子了。记得当时上最后一堂课的时候,我给她们带去了糖果、贺卡。”管铭说她虽然不是师范专业,但很想当老师,支教的经历让她喜欢上了和小孩子交流。“真的要走的时候多看他们一眼都充满了不舍,出校门的时候那个小女孩拉着我说‘老师,我帮你开门,明年我们还在这等着你!’我不忍心告诉她们明年因为考研我不会再来,但我相信还会有更好的大哥哥、大姐姐来到他们身边,将一个崭新的明天呈现在他们面前……”说着管铭的眼眸里泛起点点泪光。(晓燕 柯慧敏)

   安庆晚报: http://aqdzb.aqnews.com.cn/aqwb/html/2015-04/24/node_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