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为师】周玲丽:无声世界里的阳光老师
如今,走进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星光儿童康复中心”,经常能听到几个聋哑幼儿在学儿歌,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说着并不流畅的字符,在特教老师周玲丽的耳朵里,这是最动听的声音。
1994年,周玲丽特教专业毕业成为一名特教老师,从教23年来,她凭借着爱心、耐心和卓越的教学能力,使许多失聪的孩子学会了说话,许多残障的孩子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在教学工作中,除了耐心和爱心之外,周玲丽大胆创新,积极提升自身教学方法。七八岁聋哑儿童,刚住进学校,通常感到陌生和害怕。周玲丽带着他们熟悉校园,手把手地教他们洗碗洗衣、铺床叠被;她总是随身带着小镜子,随时随地教孩子学说话、对着镜子纠正口形,一个简单的“你好、谢谢”,要教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
教聋孩子学知识难,教他们做人更难。周玲丽总是在言语和行动上,让他们正视自己的残疾,帮助他们发挥视觉、触觉等其他感觉器官的补偿功能,鼓励他们做身残志坚、残而不废的自尊、自重、自信、自强的大写的人。学生邢小静父亲2006年不幸意外身亡,本来就懂事的她为此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周玲丽让其他同学课间陪她做游戏,课堂上对她特别关注,并利用课外时间和她谈心、阅读课外书,多开导她;周末又带她到自己家中,让她感受家庭的温暖,尽早从失去父亲的悲伤中解脱出来。一学期下来,笑容又回到了邢小静的脸上,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到操场上跑步、运动。
2008年,周玲丽参与筹建了特教学校“星光儿童康复中心”的。她潜心学习各类残疾儿童的康复理论知识,了解全国康复领域的最新动态。走访各区县残联、社区、医院,调查马鞍山6周岁以下的各类残疾儿童,掌握了全市6周岁以下300多名各类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逐一打电话联系。为了让更多的特殊孩子得到康复的希望,她通过各方努力,在安徽省残联争取了项目支持,实现了学前残疾儿童的全免费康复,从根本上解决残疾孩子的家庭经济困难。
通过10年的努力,“星光儿童康复中心”已经走在全省前列,并填补了马鞍山市各类残疾儿童学前康复的空白。康复中心规模从1个老师、1个保育员、1个聋儿康复班、5个学生起步,目前在训的听障、智障、自闭症、儿童有一百多名,康复教师25人,已经康复近70名儿童进入普通小学、幼儿园就读。
周玲丽不仅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爱护残疾孩子,而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2007年到2011年,周玲丽被市残联和学校联名推荐到马鞍山电视台,担任《新闻夜空》周末版手语主持人,让聋哑人也能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和变化。2008年残奥会期间,周玲丽作为志愿者服务于北京工人体育馆,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知识服务北京、服务奥运。
2012年,周玲丽策划组织了“3月3日全国爱耳日”、“4月2日世界孤独症关爱日”等大型广场公益宣传活动,主动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提供各类赞助,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听力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关心、帮助他们。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年,周玲丽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安徽省首届“江淮好老师”、安徽省“最美教师”、安徽省“最美家庭”、马鞍山市“优秀教师”、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安徽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多项称号,并在2007年在安徽省特教学校课堂教学大奖赛中获一等奖。(记者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