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打造文化名片 建设文化名区
近几年来,黄山市徽州区深入实施“文化兴徽”战略,强力打造三张文化名片,加快建设三个文化名区。
打造珍贵文物名片,建设文化遗产名区。该区以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为重要抓手,使珍贵文物应保尽保。2016年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重点项目28处,其中,空间形态类5处:古镇1处、古村3处、古街1处;单体建筑类23处:古民居14处、古祠堂5处、古牌坊1处、古亭2处、古道1处。计划全年完成投资6440万元。推进文物本体修缮工程,继续实施好呈坎文物保护样板工程,一期9幢古民居修缮任务已基本完成,2016年6月底前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二期己开工8幢,计划年底前全部完工,并组织验收;积极争取三期9幢资金,力争年内开工全部实施,积极创建南方片古民居维修标准。在完成文峰塔主体修缮的基础上,6月底前完成凤山台抢修和文峰塔室外地面铺装和环境整治工作。启动省保单位灵山方家苟宅、方承禄宅的保护维修工作。完成市保单位岩寺下街龙单褒节石牌坊维修工程。开工潜口民宅电气火灾智能防控和防雷工程,年内完工。
打造徽州技艺名片,建设非遗传承名区。促进“非遗”传承,让精湛的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建立健全徽州竹木雕“非遗”保护和传承机制,支持各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通过师徒相传、父子相传、口口相传等多种形式,鼓励年轻人学习徽州传统制作技艺。积极对上申报“非遗”传承人,充实全区“非遗”传承人队伍。目前,全区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达到48人。富溪老谢家茶古民居群完成10幢古民居异地搬迁保护后,着力打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绿茶制作技艺传习展示基地。加快徽派雕刻传习基地项目建设,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培训100至200人的徽雕人才。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竹艺轩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产业化开发徽州三雕、黄山毛峰绿茶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等“非遗”资源,推动文化资源向生产力的转换,全区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非遗”文化企业达到3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接近20%。
打造铁军精神名片,建设红色文化名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实物再征集,展陈再提升,内涵再丰富,深入挖掘、传承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内涵。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革命历史、重温入党誓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新四军岩寺集中整编东进抗日77周年活动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打响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作为八省红军游击队的集结地和新四军的整编地、成军地、东进抗日的出征地“四地”品牌,积极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抗战遗址。成功创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国家4级旅游景区,拓展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的景观延伸空间和红色文化的服务休闲区域,加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与颖溪河两岸及岩寺老街的互动,积极发展以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结合琶塘村整体开发,修缮原新四军二支队驻地琶塘胡小林宅,打造红色文化参观教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