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015年前,我省新编制的 教育 布局规划中将减少初中、小学共763所。日前,针对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有关教育的一桩桩建议,安徽省教育厅给予了详尽回复,除涉及中小学的布局规划调整外,今年起我省还将扩大普通高中的改造计划,但杜绝高中“豪华建校”。
2015年前全省将减少初中、小学763所
近年来,结合城市发展、区划调整、人口流动和乡村道路交通状况改善等情况,我省一直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并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期望形成“资源优化、结构合理、效益较高”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格局。早在2012年底,安徽省政府就曾出台《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要求保障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县级人民政府必须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
“按照这个要求,2013年,我省重新编制义务教育布局规划。”省教育厅介绍说,在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比例后,到2015年规划所涉及的县区义务教育学校共17783所,与规划前的2012年相比,普通初中由2742所调整为2663所,减少79所,小学由调整前的10939所减少到10255所,减少684所,教学点由5004个减少到4865个,减少了139个。
为了逐步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大班额”问题,省教育厅还强调,各地须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学校和合理分流学生等措施,使小学班额不超过46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班额超标学校不得再接收其他学校并入的学生。对教育资源较好的学校的“大班额”问题,要通过实施学区管理、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等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合理分流学生。
杜绝高中“豪华建校”
从2014年起,我省将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范围,除继续面向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2个县实施外,还将对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皖北地区三市九县等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建设予以支持,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省教育厅表示,由于全省普通高中发展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扩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范围同样被“提上日程”。
“下一步,将严格督促地方财政将普通高中建设投资列入预算保障,同时,要求各地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坚持勤俭办学、节约办学,杜绝盲目攀比、豪华建校,严格控制普通高中建设成本,严禁普通高中自行贷款新建、改建和扩建学校,保障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在继续落实好现有普通高中资助政策的同时,我省还将向教育部、省政府建议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资助政策体系,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孤儿学生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和其他服务性费用。
千余所重点名校“捆绑”薄弱学校
通过名校办分校、托管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多种紧密或松散的方式,这样的“捆绑”方式,让许多乡村学校的孩子同样能听到城里名校老师别样的课堂。
据省教育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省有1393所优质学校通过名校办分校、托管办学、集团办学等方式与2121所薄弱学校进行了捆绑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名校的帮扶作用,从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最终带动薄弱学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还是‘多管齐下’通过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校际间的均衡发展。”省教育厅介绍,目前全省已建立县域内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每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仅2013年全省中小学教师交流人数为3.7万人,校长交流人数为2182人。
在师资配置上,也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地区学校倾斜。在全省新一轮中小学核编工作中,通过放宽农村学校编制标准、增加附加编制、按师生比1:4核定特教编制等,有效缓解了教师配置上区域分布不均衡、学段结构不合理等矛盾。(记者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