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加强对环境和食品领域犯罪的立案监督

02.04.2015  18:51

  记者从安徽省检察院获悉,全省检察机关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集中精力会同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排查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的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线索,加大监督移送、立案的力度,切实防止以罚代刑行为。   

   去年254人被监督立案

  记者了解到,在2014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即组织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的活动,活动中,检察机关主动拓展案源,不断加大对两项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立案查处了一批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

  根据通报,共排查线索420件。其中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32件170人,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93件254人,提起公诉42件73人,46人被有罪判决。

   重点监督有案不立、以罚代刑行为

  今年3月份,最高检决定于3月至10月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安徽省检察院要求把两个专项监督行动作为今明两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予以部署落实。

  根据工作安排,安徽省检察机关开展的专项行动,将重点解决两个领域的犯罪行为,着力解决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的问题。依法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一批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和危害食品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增强打击力度,以遏制此类犯罪多发态势。

   十部门合力打组合拳

  记者了解到,在专项行动中,检察机关还将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等九个部门的联系协调,积极配合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对辖区内污染水域、排污企业、基本功能丧失的耕地、制售假劣药品高发区域、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作坊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共同研究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途径和查处机制。

  此外,检察机关还将通过联席会议、现场走访等方式,共同加强对证据收集、检验鉴定、罪与非罪界限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减少认识分歧,统一执法尺度,形成工作合力。

   严查罪犯背后“保护伞”

  “深挖‘保护伞’,严肃查办一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背后的职务犯罪。”在4月2日召开的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推进会上,安徽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翟高潮要求,发现负有监督管理职责和侦查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充当“保护伞”的,要依法予以严惩。

  据介绍,对于检察机关办案中遇到的阻力和干扰行为,上级检察机关还将在必要时,采取参办、提办或者督办等办法,给予具体有力的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