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自强自立 汗水浇灌美丽人生

10.06.2015  08:31

  勤奋进取、自强不息,是很多家庭的家风。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作的《自立歌》,朴实地诠释了这一传统美德的精髓——

   自主创业 拼能力不拼爹

  正值毕业季,当大四学生或寻求实习见习、或忙于求职、或埋头考研之时,安徽农业大学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刘迪迪、黄国书和胡文超,仍踏实安心地待在校园里,忙活着“享味坊”烘焙店。 “靠自己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享受美味生活。 ”出生于经商家庭的胡文超告诉记者,这既是“享味坊”的寓意,也是从父辈那里传承的人生信条。

  入学之初就坚定走创业路的胡文超,遇上了同样怀揣创业梦的刘迪迪、黄国书同学。小伙伴们一拍即合,创业项目“享味坊”烘焙店在2013年3月通过科大讯飞项目创新创业平台成功立项,并得到学校支持。做烘焙,面包是基础。创业之初,几个大男生总是将面包做成馒头的样子。 “所有材料用的都是最好的,不管怎么做烤出的都像馒头,不像面包。 ”这让他们很是苦恼,通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逐项排查,终于发现是量具老化导致测量不准,每次称盐都超标许多。

  对于刘迪迪和胡文超来说,这样的小问题只是创业路上的小插曲。资金、技术、管理、产能……挑战接踵而来,也让他们体会到创业的艰辛。 “虽然每天很忙、很累,但很充实。 ”胡文超说,这样的生活也让他们在实践中边学边做,一边通过参加产品展及产品培训会不断学习,一边寻找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奋斗。

  由于处于创业初期,“享味坊”的产品并没有市场上连锁店销售产品的口味丰富,但胡文超所追求的,是用最好的原料做物美价廉的产品,“我们做高校市场,宁可少赚一点,也要坚持做好吃不贵的东西。 ”

  小清新的装饰环境、轻柔的音乐、物美价廉的产品,从2014年9月开业至今,通过同学朋友圈、微信、微博、QQ等多种方式的宣传,烘焙店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客源,每天销售额不断攀升。身为总负责的刘迪迪又开始和团队谋划着,下一步将“享味坊”朝着高校连锁的经营模式和早餐配送的方向发展。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自强自立,我的理解就是要靠自己的劳动过上美好的生活,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向上。 ”刘迪迪说。

  身残志坚 不放弃才会赢

  5月17日是第25个“全国助残日”。这天,4位残疾人走进合肥市政务区荷叶地街道办公室,主动要求放弃低保金。 “我们已找到工作,通过劳动能够养活自己,不需要低保金了。 ”27岁的残疾青年张恩龙说。

  家住合肥市政务区绿怡居小区的张恩龙,10多年前因为一场意外造成身体大面积烫伤,部分肢体功能丧失,被确定为肢体二级伤残。在家人鼓励下,张恩龙没有放弃学习,“在最自卑最敏感的那段时期,家人鼓励我只要积极勇敢地面对挫折,困难总会过去。我也觉得自己虽然身体条件特殊,但在社会上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凭借努力,张恩龙考上了大专,毕业后自谋职业,前段时间被一家私营企业破格录用。他表示,主动退保并不是想要别人的赞许,而是想给其他残疾人以鼓励,希望他们也能够自强自立。

  与张恩龙一起退保的王仕平,也是肢体二级残疾,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妻子打零工维持。 2009年,他的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学费让一家人陷入困境,街道随即将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每月的低保金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但我觉得,靠人不能靠一辈子。 ”王仕平说,在享受低保的同时,他开始打一些零工,挣得不多却挺满足。

  王仕平的两个孩子陆续大学毕业后,家庭经济压力小了很多。 “现在日子稍微好了一些,低保金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王仕平说,主动退保还想给孩子们做个榜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吓倒,更不要放弃。不要光想着索取,应该站起来,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 ”

  “在‘进保容易出保难’问题困扰各地的情况下,主动退低保,给大家都上了一课。 ”荷叶地街道工作人员表示,靠人不能靠一辈子,路在自己脚下,这不仅是张恩龙、王仕平对家人的言传身教,也是值得更多人学习的高尚风格。

   润物无声 少说教多身教

  “牛家长帮助子女实现理想,只有傻家长才控制子女实现他们的理想。在这个拼爹的社会,你让我无往而不胜。 ”这是最近网上热传的一对父子互动家书中儿子写给父亲的话。

  在家书中,儿子对身为摄影师的父亲说:“你让我敬佩的,不仅仅是你的强大支持了我实现理想的可能,而是即便现在,你已经过了拍照的巅峰状态,但我仍然看到了你的努力。你对于爱好的坚持,对于梦想的态度,潜移默化感染了我。 ”这封家书被网友大赞具有“满满的正能量”,体现出好家风身教重于言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政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未必都是通过言语代代相传,而是更多地通过父母长辈的以身作则,将传统美德展现和传承,从而影响着下一代。 ”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崔跃松说,身教重于言教,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及长辈对于养成、传承好的家风,作用举足轻重。

  “你叫我别玩游戏,自己下班回来还不是抱着手机、iPad不放。 ”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合肥女孩小美对父母的“心口不一”很有意见,“最烦的就是整天这个不准、那个不行,自己做不到却来要求我。”安徽阳光心健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王维维认为,好家风需要父母长期从我做起,给孩子树起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润物无声,“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家庭的教育、家风的影响,是对一个人最初、更是最有力的渗透和改变。 ”

  王维维表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习性爱好都会无形中影响孩子,“父母一定要强化表率意识,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教育子女。 ”(记者 高城)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