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云计算化之路 并非一帆风顺

07.08.2014  02:41
    当前,云计算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与此同时,灵活性和敏捷性也成为云时代最流行的词语之一,IT部门希望获得这两个属性来帮助实现企业未来业务目标。面对很多大型企业都认为数据中心是IT基础设施的关键,你该如何将这两个属性引入到数据中心呢?        对于其他行业,云计算可以推动新的发展和创新,但大部分企业仍然非常依赖于重载数据中心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来运行日常操作。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完全云计算化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为什么要关闭仍然运作良好的传统系统,然后处理迁移到云计算后需要解决的可靠性和性能问题呢?你可以利用在线工具去计算新的云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但你要如何计算对关键任务型应用程序未知的干扰呢?  
    在本质上,首席信息官是相当谨慎的,在这个阶段,很少有人会愿意将所有企业应用程序转移到云计算。毕竟,满足未来的挑战并不一定意味着要放弃现在运作良好的系统。企业可以具有成本效益地部署分阶段网络架构升级,这可以实现新的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和业务敏捷性。        很多人通过迁移更多应用程序到更少的服务器来降低数据中心的成本,同时通过迁移到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来减少授权费用和其他费用。这种高度虚拟化的按需服务模式是未来云计算的基础。        随着这种到虚拟化环境的迁移继续进行(+本站微信networkworldweixin),底层网络架构也应该需要发展。你不会希望一架波音777去依赖于较早时代的液压控制,你也不应该期望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在还没有进化到适应新需求的网络上能够运作良好。        现有的网络设计必须逐渐适应一次一个机架,但网络基础设施必须足够灵活以同时支持专用和虚拟化硬件。每个企业需要确定何时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融合IP和光纤通道流量;在某些情况下,融合对于需要高可用性的应用程序可能没有意义。        然而,数据中心演化需要确定每个网络内层级的数量、每层交换机层的数量,以及虚拟和云计算服务的管理模式。关键是要按照规划的路径来转移到目标设计,并使用渐进的步骤来控制风险。        最终,这条道路会让很多企业意识到虚拟化环境需要一个更平的网络来适应服务器内、服务器之间的流量,而这可以通过以太网架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