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践行智力援藏 打造“永不走队伍”
一是深化内涵,注入发展新动力。援藏,就是要援到藏族百姓的心里。十多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智力援藏,逐渐从“输血”向“输血”“造血”并重,从单一的干部援助向综合性人才、技术、管理援助转变,加快培养提升受援地干部水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多年来,我省共选派350多名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进藏,以点带面,发挥传、帮、带作用,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高原;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累计为受援地区培训5000多名各类人才,打造一支“永不走的人才队伍”。
二是创新方式,“输血”带动“造血”。今年8月,我省首次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20名安徽医疗专家进驻山南地区人民医院,开展“三年一周期、一年一轮换”的对口支援。安徽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山南地委副书记张明介绍,“组团式”援藏是成批次组团选派医疗骨干持续支持,使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输血”带动“造血”。我省援藏技术人才把自身的专业特长、能力优势,转化为当地人才的学习资源,做到“一个人才带动两个技术骨干带出一个学科”。在智力援藏方式上,我省坚持长期和短期相结合、个人和团队结合、前方和后方结合,充分调动援受双方的积极性。2013年以来,我省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援藏,已先后选派3批150名涉及卫生、农牧、交通、财政等共12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山南开展为期半年的短期技术援藏,传授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为山南专业技术领域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看着内地专家的到来,当地的技术人才心中添了劲头,有了信心。 “越来越多的专家来帮助我们,我们山南的医疗水平越来越高,我在这里也越干越起劲,舍不得离开这里了。 ”山南藏医院的次仁院长放弃了去拉萨医院的机会,选择留在了山南。
三是惠泽百姓,让各族群众得实惠。黄牛产业是山南的主导产业。带着改良黄牛的重任,我省高级畜牧师邬春华来到山南后,着手开展山南地区黄牛改良工作调研,提出了推广先进繁殖技术、完善黄牛改良技术路线等一系列对策建议,有效改进了当地黄牛的品种,受到了当地牧民的欢迎。找准当地发展的“短板”和群众急需解决的难题,我省援藏技术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破解难题,热情培训当地技术人员,全面提升山南地区人才素质。措美县属于高寒县,县卫生医疗条件较差,尤其是妇幼卫生工作相当滞后。王萍,一位年轻的安徽援藏医生,在进藏的两年多时间里,积极协调内地妇产科专家进藏指导,安排当地妇产科医生到内地进修,组织援藏医疗队和当地医生一起,实施了措美县人民医院建院以来的首例剖宫产手术,县妇产科诊疗水平得到空前提高。教育援藏,是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动力源泉。我省通过在内地开设西藏班,选派西藏老师赴皖进修培训,引进内地优秀老师到山南地区和三县,担任不同学科教研组长,协助抓好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山南地区行署专员普布顿珠说,安徽智力援藏不断加大力度、改进机制,有力提升了山南地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让各族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