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政精准扶贫系列报道之一
“十三五”时期,安徽省有31个贫困县需要“摘帽”、3000个贫困村需要出列、309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安徽省因地制宜实施了十大脱贫攻坚工程。
“省财政围绕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健全产业脱贫扶持政策,注重发挥涉农资金‘造血’功能,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表示。
将“输血”转换为“造血”
走入六安市裕安区一个养殖合作社种鹅基地,这里俨然成了白鹅的王国,群鹅尽情嬉戏,发出的嘎嘎声奏响了冬日动人的乐章。
该合作社负责人江卫军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实现产销皖西白鹅鹅苗200万只,很多村民看到了发展前景,养鹅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皖西白鹅因体型硕大、鹅绒质量高备受市场青睐。可长期以来,由于孵化技术不过关,皖西白鹅的产业效益一直不高。为改变这一局面,江卫军前往四川农业大学学习孵化技术,攻克了皖西白鹅孵化难关,鹅苗成活率达95%以上,鹅产业也从此走上规模化道路。
固镇镇党委副书记戴强告诉记者,该合作社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统一供苗、防疫、培训、回购、加工、销售,带动周边376户养殖户。2016年,合作社在原有基础上又流转120亩土地,新带动了34户贫困户发展致富。“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该合作社已吸纳20户贫困户就业,免费向45户贫困户发放鹅苗,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
詹月明是青龙村村民,家里5口人,一直依靠土地生活。几年前因病一下跌入贫困深渊。2014年,合作社免费向他提供50只鹅苗,当年就实现经济好转。第二年,他又扩大了规模,购买种鹅300只,一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顺利实现脱贫。
“将‘输血’转换为‘造血’,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户脱贫。”裕安区财政局局长孙乃发介绍,2016年,该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扶贫产业发展。比如,贫困户养鹅20只以上的,每只补助50元,区财政还投入230万元支持购买孵化设备等。
裕安区是伴随六安撤地建市设立的新区,总人口100万。截至2015年底,全区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5个、贫困人口3.8万户、8.5万人。
面对繁重的脱贫任务,资金哪里来?大力统筹财政涉农资金是出路。截至10月底,裕安区已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约4.6亿元。
产业脱贫是安徽省实施脱贫攻坚的“十大工程”之一。目前,省里已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3.9亿元下达到县,其中安排31个重点县10.9亿元,占45.6%。
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陈维光介绍,省财政主要从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健全农业融资体系、发展农业保险等方面,健全产业扶贫财政支持体系。
“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0.6亿元,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农业信贷公司,解决农业生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推进支农资金奖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明确统一的奖补门槛和标准,稳步培养一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
此外,针对集体经济薄弱的贫困村,安徽省财政自2015年起,连续6年共筹集24亿元资金,在全省31个重点县分批建设1000座村级光伏电站和30万个户用光伏电站,电站产权及收益归贫困村和贫困户所有。
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
安徽财政扶贫的一大亮点是开展资产收益扶贫。
今年5月,安徽省财政厅等出台了《关于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土地入股、资产折股和配股扶贫,将财政涉农投入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使之分享财政资金形成的收益。
具体来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以优先股的形式,将资产收益量化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并确保贫困户分红底线。其他财政资金形成经营性资产,经村集体全体成员2/3以上同意,按一定比例设立优先股,将资产收益量化给贫困户。村集体资产收益归村集体,扣除一部分运营费用后,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也可用于扶持贫困户。
“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资产情况,协商签订入股协议。持股成员以资产股权为纽带,共同参与多种形式的合作生产经营,形成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陈维光介绍。
体元村的稻鳖养殖基地就是资产收益扶贫的一个典型。
步入潜山县塔畈乡体元村,静静流淌的塔畈河整治一新,沿岸是一条新修的水泥路。用铁丝网围着的30亩稻鳖共生基地就在路边。
2014年前,体元村里仅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县道与外界联系,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2000元,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当年7月,安庆市财政局对口帮扶体元村。这块稻鳖共生基地就是在资产收益上进行的有益探索。
安庆市财政局局长何家虎介绍,通过调研后发现,体元村地处深山,水源丰富而且水质好,沙质土壤,很适合鳖生长。村里请来省农科院专家论证后决定进行试点。由于百姓不愿承担风险,于是由村集体先行先试。财政局帮助联系一家鳖养殖市级龙头企业,由他们提供鳖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提供保底收购。
村委副主任彭兴宝介绍,农户可选择以优先股方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发项目财政投入生产性资产按照10%折资入股公司;生产性资产采取以普通股方式投入企业;将小流域治理项目折资优先股配送,配送对象为投资参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主要以现金方式进行,原则上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30%。“今年共投放鳖苗2000只,目前长势良好,大的在两斤以上。按平均每只100元估算,有20万元的收入。”彭兴宝说。
村民彭代明一家是建档贫困户,家中有5口人,老夫妻加上儿子、媳妇和孙子。他本人患有心脏病和腰椎间盘突出,老伴患有糖尿病,以往一年的收入几乎都花在看病上,靠外出打工的儿子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
“现在日子好过多了。”他告诉记者,今年村里搞稻鳖共生养殖,鼓励大家入股,他把自己的0.6亩地入股,按每亩350元分红,如果村公司赢利,还可以分得更多。他本人在基地打工,每月收入1500元,一年有1.8万元收入。
精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我家3口人,政府按每人4万元给我们建房,还补助每人2万元现金。住新房我只需要花装修的钱。政府连菜园地都考虑好了,我可以种种菜、养养鸡,日子是越过越有想头。”石嘴村79岁的村民胡中亿露出了满脸笑容。“我家原来住的是四间土坯房,建于1985年,每逢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门前的小河一涨水就会漫进家里。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了。”
石嘴村距离岳西县城65公里,位于大别山腹地,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新的集中安置点在冶溪镇区西北角,需安置贫困户33户、116人。目前,房屋建设已封顶,基础设施也在同步建设中。
同石嘴村一样,岳西县2016年共设集中安置点57个。目前,其中44个集中安置点正在进行房屋建设、13个集中安置点房屋主体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资9918万元。
岳西县财政局局长李爱群告诉记者,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列入全县2016年重点项目,县里组建了公司作为专项资金承接主体,同时整合资金、项目,全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严格执行人均25平方米的建房面积标准,以及“户申请、乡镇村核查、组评议、村票决、乡镇审核、县审定”的程序,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严格选点,防止在地质灾害点、山洪威胁区原地重建。
同时,岳西县采取搬迁户理事会自建和政府统建相结合、乡镇府公开招标的方式统一建设,并先后多次举办搬迁政策和建筑工匠培训班,切实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十三五”期间,岳西县计划搬迁安置贫困户1159户4000人。2016年,实际搬迁安置贫困户827户2613人。今年底将全部建成,2017年春节前实现搬迁入住。
今年,安徽全省有30个县(市、区)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涉及贫困人口2.8万人,规划544个集中安置点,计划投资15.89亿元。
钱从何来?陈维光介绍,省里成立易地扶贫搬迁融资理事会,先期注入资本金8.1亿元,设立易安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易安公司作为政府购买易地扶贫搬迁服务的承接主体,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争取长期低息贷款,支持易地扶贫搬迁。
截至10月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部开工,集中安置点开工521个,开工率达95.6%。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03亿元,占总投资的44.8%。已实现搬迁534户、1865人,完成旧房拆除822户。
创新金融扶贫模式
陵波村是裕安区75个贫困村之一。通过引入“第三方”机制,成功为本村10户贫困户累计申请了50万元小额信贷贷款,贷方为裕安区盛平村镇银行。从7月份开始,10户贫困户每月享受250元的固定股息收益,以及年终的股份分红。
“我的钱已经打到卡里了。”59岁的村民陈天福找出了存折给记者看。他是一位五保户,家里3间土坯房年久失修,是有名的建档贫困户。精准扶贫以来,家里1亩多地被流转,每年收益856元;金融扶贫收益一年3000元,平时在厂子里打打零工,收入大大增加,年底能实现脱贫。
“区别于贫困户直接带资入股的方式,我村贫困户本身不承担金融风险,而是转移到‘第三方’,这也是我村低保贫困户和五保贫困户能够获得小额信贷最高额度的主要原因。”陵波村挂职第一书记颜大为告诉记者。
陵波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第三方”,“第三方”以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或净资产算作股份,与贫困户贷款额度按照1.2∶1进行配比,并通过银行评估;贫困户与“第三方”签订入股合同,并确定固定股息收益以及股份分红,约定由“第三方”承担金融风险;由贫困户、“第三方”、盛平村镇银行(贷方)签署三方协议,贫困户获得小额信贷后入股“第三方”。
陵波村选取了本村内一家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企业———隆兴米业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该公司以200万设备折旧60万与贫困户50万贷款共同入股;涉农贷款基准利率为4.75%,陵波村确定的固定股息为6%,高于基准利率1.25个百分点,低于市场普通融资利率。
“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很多人即使贷了款也不知道该如何投资获取增值收益。”颜大为说,与此同时,企业融资也普遍存在贷款难问题,通过金融机构对接,财政贴息,能在企业融资与贫困户贷款使用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该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目前在裕安区其他贫困村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被称为金融扶贫方面的“裕安模式”。
今年3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意见推进金融扶贫工程,要求贫困县新增贷款年均400亿元以上,县域融资担保放大倍数达到5倍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获得信用贷款的贫困户按基础利率给予贴息支持。
截至目前,农发行已与贫困县签订协议550亿元,放贷148.5亿元;省联社已对符合条件的29.3万贫困户授信,向3.3万户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0.31亿元等。
安徽省还重点推进健康脱贫。在保持现有医保政策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市级医疗机构和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0.3万元、0.5万元和1万元。省财政已安排1.5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补助市县设立健康脱贫医疗专项补助资金。
此外,安徽省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施了就业脱贫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
精准“输血”强基础,精准“造血”拔穷根。国务院脱贫攻坚督查组日前在安徽督查,认为安徽省脱贫攻坚措施得当,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政策体系全、创新举措多、具体措施实、保障力度大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