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就业将更充分,劳动者更体面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将实现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实现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供更加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9月21日,省人社厅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正式开展战略合作,推动“阳光就业”网上经办系统、安徽公共招聘网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给小微企业和劳动者带来更多便利。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实现就业充分目标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紧密相连,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领域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对就业的传导效应已逐步显现;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会带来就业弹性提高、智力型岗位激增。
“目前,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劳动者的诉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对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以满足群众和企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为目标,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统筹和对接,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11月4日,省人社厅就业处处长吕泉告诉记者。
“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27.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失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到2020年,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业工作也有了新目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得到优化,就业形势持续平稳,劳动者就业比较充分、更加体面;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
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我省要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宏观环境,协调建立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财政、金融、产业、区域、投资等经济政策体系;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质量高的行业、企业发展;加强对灵活就业、新的就业形态的支持等。
解决职业培训痛点,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
“2014年之前,我在一家幼儿园做保育员,一个月只能挣1000多元。后来我在芜湖市的一家家政公司系统学习了家政、育婴等职业技能,成为一名月嫂,收入翻了好几番,生活得更体面,春节期间还被公司外派到新加坡工作呢。 ”10月11日,枞阳县的左爱梅兴奋地告诉记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而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不仅要求整个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优质岗位、政府部门提供更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也有赖于劳动者自身职业技能的提升。
2015年,我省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项目共计培训140余万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74.8万人。省内技工院校在开展学制教育之外,积极面向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十二五”期间累计培训73万人,劳动者就业能力不断提升。
有成绩,也有仍待解决的痛点。当前,我省部分劳动者、企业、院校、培训机构参与实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多方联动的大培训格局尚未建立。 “政府要加大对职业培训尤其是特殊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强化监督、指导和惩戒;企业应加大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针对发展实际开展定向或提升培训;个人不能只依赖政府或企业,还应自主提升素质,以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11月6日,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李红梅告诉记者。
为解决职业培训痛点,“十三五”时期,我省人社部门将完善政府培训补贴机制,建立直补企业、直补个人与以奖代补培训机构相结合的组合奖补制度,建立补贴工种(项目)与补贴标准动态调整制度;研究取消定点机构认定事项,鼓励、支持具备法定资质的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扩大优质培训资源的覆盖面。同时通过有序放开培训市场,促进培训机构优胜劣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推动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因此,要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吕泉说。
拓展创业服务内涵,推动解决劳动者创业中的难题
2014年,王凯创立合肥梦启嘉车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开始经营汽车用品自营B2B平台,为各地汽车服务门店提供采购服务。如今,该公司已在南京、合肥、临沂等地建立运营中心,年销售额上千万元。
如果说就业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创业就是致富之道。创业能富裕民生、扩大就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一批有胆识、有能力的创业者。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创业政策,推动“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创业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省人社部门创建666个专业创业园(区);推行“整贷直发”创业担保贷款模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7.8亿元,成效显著。
当前,如何进一步激发广大江淮儿女的创业创新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增收,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地都在积极探索。
“创业服务不仅仅是投资和孵化,广义的服务领域涉及大量中小企业的深度经营服务。”10月13日,在“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上,合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海说。
“当前,我们既要帮助个体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也要加强对初创企业发展中问题的研究,提供更直接有效的公共政策服务支持,提升初创企业的存活率。对于贫困地区的创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相关创业项目,应该提供更好的扶持政策。”11月6日,中科大管理学院教授翁清雄说。
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市场融资力量对初创企业服务力度不够大,仍是不少创业者头疼的问题。在汽车后市场行业中摸爬滚打好几年的王凯,对于“融资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刚创业的时候,我接触过一些天使投资人,愿意投资汽车后市场行业的人很少,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投资人都是只看不投。 ”
对此,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建立创业政策和服务部门衔接机制,推动解决劳动者创业融资难、税负重、门槛高等问题。加大创业资金支持,扩大青年创业引导资金试点范围和投资规模,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支持创立创业投资基金、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同时,完善创业后续保障体系,营造勇于创业、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责编:(解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