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用制度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安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全国率先提出林长制这一制度创新,同时,深入实施河长制,促进森林、河流、湖泊等资源保护与发展,补齐生态短板,筑牢绿色屏障。
这里是合肥市肥西县官亭林海国家生态公园,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生态公园,在我身旁的是林海内800多亩的玉兰园,雨雪天气过后,积雪压弯了不少树枝,当地政府正在组织人力开展雪后的林木养护工作。
眼前拿着工具,正给大伙分配除雪任务的是肥西县官亭镇的镇长谈建设,同时,他还是全镇14多万亩林地的总林长。对于镇上的老百姓而言,自从有了这位林地大管家,小到除雪,大到土地流转、造林绿化,都有了更加直接和明确的负责人。
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镇长林长谈建设介绍 :“通过林长制的制度创新和建立,苗木企业也好老百姓也好,可以直接和我联系,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再向县一级市一级的(林长)来反映,更加灵活,沟通也比较及时。”
林业制度灵活了,林业发展的劲头也更足了。自2017年林长制在合肥率先试点以来,肥西县官亭镇土地流转的速度大大加快。最近流转出来2.4万亩林地,共吸引了9家品牌林业企业,在这里发展精品苗木。
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林业大户权树月表示: “到现在为止,20000亩地已经全部种植完成了,实际上这个速度,在这个行内是相当快的,林长制给我们减少了,好多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很大的效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超过148万亩,森林抚育560多万亩,通过林业增绿实现的增效超过了3000多亿元。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要求,今年,安徽省继续加大《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实施力度,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林长制。按照规划,到2021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林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安徽省林业厅厅长程中才介绍: “我们要按照十九大的部署,把安徽的好山好水保护好,加大增绿增效行动实施的力度,全面建设和落实林长制,同时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河流湖泊众多。在加强林业保护的同时,安徽还在解决复杂水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河长”制度的完善,做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
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党委书记青弋江泾川段河长陈柏林: “这一块他们在施工的时候,这个环境卫生,回头跟他们讲一下。”
陈柏林是长江一级支流青弋江泾川段的河长。最近正值冬季枯水期,他正忙着加紧推进这段河道的疏浚工程。陈柏林告诉记者,今年,针对河段的清淤、治污和建坡工作,当地加大了资金、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要求。每一位河长对于在岸线管理、污染防治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理。
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党委书记青弋江泾川段河长陈柏林
作为河长,会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围绕治沙、治污、治岸、治水、治渔的原则,加大对巡查监管的力度,全面落实自己的责任。
包括陈柏林在内,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设立了52600多名河长,做到4000多条河流、239个湖泊全覆盖,完成长江、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沿线、其他河湖渠沿线整治达到14800多公里,绿化美化5400多公里。新的一年,安徽省还将在林长制、河长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湖长制度,加快实施湖泊系统治理和管护行动,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周宏春
安徽在发展过程中,把绿色作为一个发展的基石,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实际上强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大投入大力地做工作,我觉得还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