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率先公布省市县三级权责清单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安徽率先公布省市县三级权责清单
“办一个证件需要准备多少材料?跑几趟办事大厅?”面对这样的问题,安徽亳州的市民现在可以偷着乐了。因为该市从今年3月起,常用证件的办理,只需要用电脑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办证需要的扫描件或者手机拍摄的文件,在政府承诺的时间内到基层代办点领取就可以了。甚至可以在网上申办证件的时候,勾选“快递”,这样就可以在家等着快递送来办好的证件了。从以往的“办个证件跑断腿”到现如今的“群众点键、数据跑腿”,便捷的背后,是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带来的一项项“利好”。
“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也让老百姓明白,权力不能滥用。”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许下的庄严承诺。
作为试点省份,安徽早在2014年10月份,就率先在全国公布了省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今年3月1日前,安徽省16个市和105个县(市、区)政府也都陆续晒出了“两单”,这也标志着安徽全面公布运行省市县三级权责清单。
制度体系的领先 离不开思想观念的领先
2012年至2013年间,安徽省分两批对省政府部门行政职权进行清理规范,并将确认后的行政职权目录及流程图,通过省政府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布。省级行政职权目录虽然不叫“权力清单”,却是“权力清单”的雏形。
经过部门自查自清、集中审核、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领导小组研究、网上公示征求意见等多个环节,并向中央编办、省人大法工委汇报,由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后,清单才最终公布实施。
安徽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两个全覆盖,一是覆盖所有单位,包括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和可能行使行政职能的直属事业单位、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部分中央驻皖机构共75家单位。二是覆盖所有权力事项,将行政权力分为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规划及其他权力等10大类。
在谈到安徽推进“两单”制度建设时,安徽省编办副主任郭本纯用“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行了概括,权责法定、权责匹配、简政放权原则,清理规范政府权力,将所有政府权力纳入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省与市县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活力。
和自设权力说再见——让权力“晒”在阳光下
在“清权、确权、制权”三个环节中,“确权”是重点中的重点,难点中的难点。面对握在手中已久的权力,大幅度“削权”、“让权”,其难度可想而知。
围绕减权确权,安徽坚持权责匹配原则,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将传统的“针对部门讲责任”转变为“针对具体权力讲责任”,使每一项权力所对应的“责任”细化到条、落实到款,建立与权力清单相匹配的责任清单。
此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明确了取消、下放(属地管理)、转移、整合等4个方面精简权力的17项标准。一些部门通过下发“红头文件”自定的权力事项,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给市场和社会力量承担,并转移可以交由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的相关资质资格认定、评比表彰评估事项。
在推行政府权力清单的过程中,政府对自我权力“割肉瘦身”,换来的是理顺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
有权不能任性——让老百姓帮政府检查“作业本”
记者在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上看到,每一项职权类名称后面,对应的不仅有实施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还有更为详细的追责情形以及追责情形依据。一旦出现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一目了然。
责任清单就是让隐形的责任显影,像镜子一样,让行权机关或人员一看到就得正衣冠,一想到就得产生敬畏之心。如果说以往是以内部监督为主,老百姓也想帮着政府检查检查“作业本”,但是很多规则是闷在“罐子”里,老百姓看不清也看不懂。责任清单的出现,让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随时随地对照,及时指出政府的不足之处。
一分制度,九分落实。安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还将抓紧研究制定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管办法,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三个清单、一个办法”的政府权力运行监管体系,来打通“两单”落地生效的“最后一公里”,保证“两单”运行的提质提效。
此外,安徽还计划建立全省统一的“两单”运行网络平台,推进“两单”网上运行,实现权力运行数据化,运行流程标准化,权力信息公开化,权力监管实时化,保证权力运行的提质提效;建立“两单”动态管理机制,开展“两点两线”优化试点,不断调整优化“两单”,推出安徽“两单”的升级版,确保“两单”始终适应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