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大山深处的“慢村”扶贫
(记者代群、陈尚营)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常常感慨“我们走得太快,需要慢下来”。至于如何“慢下来”,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在‘慢村’,也许是答案之一。”曾在“慢村”小住的刘庆方说。
“慢村”农庄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洪墩村。被誉为“诗之河”的秋浦河傍村而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让这条河广为人知。从县城到这里,有近15公里的山路。
“很多城市里的客人来我家,住农房、吃土菜,还去地里干干活。”62岁的贫困户林双根正在自家地里忙着翻地种萝卜。他说,自己以前做梦也没想过,还有城里人愿意交钱在他家住宿吃饭。
“我听客人说,这叫‘慢生活’,我不大懂,但我们这个庄子就取名叫‘慢村’,估计是一个意思。”林双根把家里空闲的房间腾出来,布置了两间简单的客房,在村里统一管理下经营。
刘庆方第一次听说“慢村”,是朋友的推荐。“来了之后住下来,要吃菜,自己去菜园里摘,可以自己做饭,也可以委托老乡帮忙,还可以和村民们一起下地干农活,要散步,到处都是风景。”刘庆方说,这种特别舒坦的感觉,已多年未有。
林双根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年龄大了,在外很难找到活干。不过,自从他和老伴余月霞在“慢村”开始做起旅游,他的生活改观了不少。“一间客房一天100多块,去年挣了3万多块,人还不累。”林双根说,今年他又腾出来一间房,现在正在装修,准备年前投入使用。
“慢村”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只是洪墩村的一个村民组。“2011年之前,村民住房在低洼的地方,常常被水淹。政府给他们争取了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村民集中搬到了移民点。”洪墩村第一书记李金喜说。
李金喜是中国建材集团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派驻洪墩村的驻村扶贫干部,尽管来的时间不长,但他说,“慢村”农庄让他见识了不一样的扶贫模式,“我来这里工作,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但住下来几天,很快就适应了,非常好。我在南京的很多朋友偶尔也会来这里度假,都非常喜欢‘慢村’。”
走进如今的“慢村”,以前村民们的低矮旧房被一幢幢两层楼房取代。房前屋后载满了花卉和果树,还有用河卵石铺设的步道。目前在“慢村”农庄一共有30户村民,有9户已经开设了家庭旅馆。
“其他村民通过开展农村体验项目,比如茶叶采摘、耕地种菜、生态垂钓等,让‘慢村’的农村游成为外地游客真正亲近自然,让自己慢下来、让村民富起来的地方。”李金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