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今年夏收投入约15万台联合收割机《安徽日报》
20.06.2016 22:14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
农机给力 麦收“不忙”
“今年机收率高达98%,主产区抢收三四天就大头落地。 ” ——农机数量充足,作业质量提升,为“抢”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农机,是“三夏”大忙的主角。 萧县白土镇,典型的皖北农业镇,每年种植小麦超3万亩。 “天一转晴就组织抢收,农机足够用,4天时间全镇麦收基本结束了。 ”白土镇副镇长王莉介绍,如果放在几年前,至少要一周时间。同样,在阜阳市,麦收也受前期降雨影响受阻。但6月3日天气刚放晴,农机部门立即科学调配机械抢收,日出动联合收割机2.4万台,至6月7日收获进度就超过9成。 安徽省农机局管理处处长胡道林告诉记者,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下,我省农业机械化得到大发展,机械数量充裕,早已不像前些年那样“闹机荒”。今年夏收投入约15万台联合收割机。 6月4日天一放晴,主产区迅速组织大规模抢收。 6月7日当天,全省投入收割机10.9万台。 “一天收获633万亩,超过亳州全市的小麦面积。今年主产区的抢收实际上三四天就大头落地,截至6月10日,我省麦收基本结束,机收率达98%以上。 ”胡道林介绍。 除了数量增加,农机也在加快更新换代。采访中记者发现,老旧的收割机已基本淘汰,大量新式大马力收割机占主导。据中联重机相关负责人王红梅介绍,现在的收割机每小时最高可收获15亩,而老式机械只能收5到6亩。王红梅表示,新型收割机能够监控割茬高度,防止过高的割茬影响玉米生长,还降低粮食损失率。 作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当前各类农机合作社蓬勃发展,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30岁左右的青年机手增多,文化程度、市场洞察力增长,此类机手以收割机为创业工具,创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远距离跨区作业队等,大大提高麦收作业能力。 今年“三夏”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农机作业的本地化程度越来越高,长途跨区在减少、中短途跨区在增加。 “本地农机充足,到路上拦过路农机的现象已经非常少见,都是依托当地农机合作社来收获。 ”王莉介绍。 跨区作业市场上农机数量增加、作业成本上升、作业时间缩减,导致单个机手收入有所下降。针对跨省作业机械减少的实际,要引导各地积极开展订单作业,避免农机盲目流动,拓宽作业服务领域,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抢收、秸秆粉碎、播种一次性完成,‘三夏’变轻松了。 ” ——一体化作业争取了农时,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6月3日,涡阳县小麦进入抢收高峰,当地农业合作社使用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灭茬机、免耕播种机、粮食烘干机联合作业,实现了从粮食收获、秸秆还田综合利用、下季作物播种到粮食烘干、售卖的一体化作业,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抢收、秸秆粉碎、播种一次性完成,‘三夏’变轻松了。 ” 收割机、抛撒机、还田机、打捆机、播种机、灭茬机、旋耕机……如今的“三夏”大忙,成为现代农机展示的舞台。“‘三夏’作业中,越来越多合作社实行抢收、秸秆粉碎、播种等环节一体化进行,既争取了农时,又提高了播种质量。 ”胡道林说。 王莉告诉记者,今年白土镇大力推广玉米免耕直播,在小麦收获的同时对秸秆进行粉碎,随后立即使用免耕直播机将玉米种上。“秸秆粉碎抛洒,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 ”王莉表示,这种一体化作业还避免了农民焚烧秸秆。目前,白土镇夏种已基本结束。 一体化作业反映的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质上的提高。过去农业机械化主要体现在“收”的环节。近年来我省通过科学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针对性地大力发展秸秆处理、免耕直播、深松等机械。 农业机械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年,许多农机上都安装了信息系统。既随时掌握外部信息,还能监测作业质量,随时调整。阜阳市农机研究所依托“阜阳智能农机科研示范基地”,强化对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购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植保机械等,并对所有机具加装智能监测设备,在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的同时,实现绿色、精准作业。 今年阴雨天气多,也暴露出农业烘干设备的不足。与此同时,植保设备、土地深松、秸秆处理等机械还比较短缺,需要进一步发展。要科学调整购机补贴政策,合理安排优先次序和补贴比率,尽快“补齐短板”。 “收割灭茬同步进行,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 ——继续发展专用机具,探索常态化补贴政策,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6月7日晚上近12点,王莉依然在田头巡看。对乡镇干部而言,秸秆禁烧是硬杠杠,田野里绝不能出现火点。“与前些年比,秸秆利用率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农民对禁烧的接受程度也高多了。 ”王莉告诉记者,今夏,白土镇小麦秸秆就地粉碎还田率达95%以上。 6月2日上午,寿县窑口镇,一条机耕路将陶圩村和真武村分割开来,道路两旁近200亩的麦田里,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在这里举行。现场10台收割机在快速作业,2台打捆机不断地卷起秸秆,长方形草捆从打捆机后部吐出来;3台旋耕机、2台反转灭茬机缓慢行进。现场同时演示旋耕灭茬、反转灭茬、秸秆打捆的技术路线和配套机具的使用方法,直观效果非常明显。“收割灭茬同步进行,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现场负责人介绍。 采访中,不少基层农村干部告诉记者,过去搞禁烧主要全靠严防死守,效果不好。现在秸秆利用率一年比一年高,农民越来越配合。省农委能源办主任陈静宏告诉记者。过去农民烧,是因为堆在地里,耽误播种。现在全省秸秆打捆机、粉碎还田机、免耕播种机保有量分别达到4050台、49800台、23000台,秸秆机械化还田量突飞猛进。“从夏收实际看,只要茬口留得合理,免耕直播,农民没有必要烧。 ”陈静宏表示,今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将达到6000万亩。 为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今年我省各级财政继续实施以奖代补,对小麦、油菜、玉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每亩奖补20元,鼓励各地出台政策,广开渠道,加快推广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夏收中,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与内蒙古一家企业联合,引进一批集打捆、捡拾、压实于一体的专业服务队,每台机械日作业量达700亩地,确保抢收一块、秸秆及时打捆、离田一块。在合肥市,秸秆禁烧期间,符合奖补条件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可一次性获得奖补10万元。 “据估算,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相关机具缺口总量达5万台以上。 ”陈静宏告诉记者,加强秸秆利用,还要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对秸秆综合利用急需的免耕播种机、打捆机、粉碎还田机等主要农机装备,做到应补尽补。针对秸秆还田增加费用投入,农户认可度低的障碍,建议仿照深松作业补贴政策,加大秸秆还田补贴政策,平抑还田成本。(作者: 史力)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2016-06-17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
20.06.2016 22:14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