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打造 “妇女之家”升级版
从今年5月起,安徽全省15679个村和2781个社区“妇女之家”拥有了一本全新的规范建“家”实用“手册”,持续实现“妇女之家”的全方位升级。
5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妇联了解到,这份“示范性强、兼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手册”,源自一份省妇联日前下发到全省105个县(市、区)妇联的《关于加强妇女之家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自2010年底,“妇女之家”在安徽已经挂牌运行三年多。为什么要升级?如何升级?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在走访调研中进行深入了解——
项目示范:打造“妇女之家”精品
2010年末,在全省范围内的各村、社区内以“五有”为标准,全部挂牌成立“妇女之家”……短短一个多月,18000多个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开展活动的必要设备、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统一标识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在全省遍地开花,扎下了根基。
随后,各级妇联主动向各领域拓展,根据妇女就业和流动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妇女之家”开始在女性集中的工业园区、专业合作社、高校、联谊会中搭建平台,履行着“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到哪里,‘妇女之家’就跟进到哪里,妇女工作就开展活跃在哪里”的温馨承诺。
标准化的“家”是建起来了,但是“当家人”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各地的实际情况确有差异。如何让“妇女之家”在短期内迅速以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规范的运作形成精品效应?
“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不行,要在点上突破,通过逐步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最终带动全省‘妇女之家’在质上的提高。”省妇联主席黄红认为。
2011年11月,省妇联就“妇女之家”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和实地督察,推动解决“妇女之家”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总结、推广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2012年初,安徽省妇联将“妇女之家”阵地建设首次纳入全省妇女创业扶持项目,通过典型示范和项目化运作,着力提升“妇女之家”的规范化和品牌化效应。各项目点都收到了项目工作指导手册,从“当家人”的选择到“家”的规模,从活动内容到活动次数,从项目管理到考核评估,全部进行精细化的规范操作。
项目实施两年来,省级投入“妇女之家”项目资金689万元,全省163个村(社区)直接受益,以“一点一品”为目标,形成了一批妇女特色鲜明的工作品牌,“出成效、受欢迎、可推广”的目标基本实现。
5月16日下午,落日余晖斜倚在马鞍山市湖西社区“妇女之家”的墙头。已经在社区工作了25年的社区书记吕秀英,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社区“妇女之家”全力打造妇女维权工作室和妇女维权大讲堂服务品牌,为辖区妇女维权提供法律援助的做法和成效。
一项项细致入微的做法、一个个为社区妇女成功维权的案例,让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妇女之家”的凝聚力,真正成为妇女群众的主心骨、领路人和快乐源。
记者随后在阜阳、铜陵等市项目点采访时看到,在项目的指导支持下,阜阳市二冯村在“双学双比”女能手、科技致富女能人、外出务工返乡妇女等优秀女性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女能人培养成妇代会干部,带动妇女组织发展,把妇代会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带动经济发展。马鞍山清溪镇太平村的留守妇女互助小组扩大互助范围,从农忙时互助扩大到帮扶孤寡老人、科技致富互助、安全互帮、村务工作等。铜陵市旗星村新建600平方米的露天活动场所,供广大妇女健身、跳舞,新建宣传阵地,利用文化长廊、文化墙引导妇女崇尚真、善、美。
全面升级:催生“妇女之家”活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由于各地在人员选配、管理水平及经济社会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全省妇女之家在规范管理、作用发挥和常态运行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地区差异的状况。如何实现“妇女之家”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真正让家用起来、起作用、见成效,这是当前妇女之家建设的当务之急。统筹“建、管、用”,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建设细则,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这是妇女之家建设的有效路径。
“项目实施两年,各市、县都积累了大量的好经验、好做法, 出台更加规范、细致的意见,以点带面,向全省18000多个‘妇女之家’推广成为可能。”省妇联主席黄红认为。
5月9日,经过全面深入的总结提炼,散发着油墨香的《关于加强妇女之家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下发到全省105个县(市、区)妇联及部分妇女之家。
记者注意到,为了全面推进妇联工作进妇女之家,促进妇联各项工作更好地落实在基层、活跃在基层、见效在基层,《意见》明确了“标准化建家、常态化管家、多元化用家”的目标任务,更新了“五有”标准,按照“六进”原则,将安徽省妇联“五项工程一项行动”整合到基层,成为“妇女之家”的工作主线,进一步为“当家人们”捋清了工作思路。
标准化建家,就是要坚持资源共享、因地制宜,让家看得见、摸得着;常态化管家,就是坚持见诸日常、科学管理,让家常态运转、规范运行;多元化用家,就是坚持探索创新、突出特色,让家丰富多彩、温暖人心。
“五有”即有组织有队伍,有场所有设施,有经费有资源,有制度有台账,有活动有载体。
“六进”即抓组织强队伍,促进强基固本工程进“家”;抓服务重扶持,促进巾帼建功行动进“家”;抓维权履职责,促进巾帼维权行动进“家”;抓教育广宣传,促进巾帼文明行动进“家”;抓民生重帮困,促进巾帼关爱行动进“家”;抓文明树新风,促进美丽家园行动进“家”。
5月10日下午,仔细阅读了《意见》的全部内容后,蚌埠市妇联主席蒋鸿燕深有感触地说:“《意见》的亮点是结合实际提出的新‘五有’,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妇女之家的活力,统筹解决‘建、管、用’的问题;‘六进’使省妇联的各项工作部署都能够在基层落地有声,惠及妇女群众,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基层妇女工作的坚实平台,这对于促进妇女之家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操作性。”
作为村妇女之家“当家人”,淮北市杜集区南山村妇代会主任申淑侠有些兴奋:“妇女之家建起来了,怎么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心里总是没底。学习了《意见》,发现了问题,明确了方向,思路清晰了,方法学会了,信心也增加了。我一定会在妇代会主任的岗位上守好‘家’、管好‘家’、用好‘家’,为妇女姐妹们做好服务。”